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 显示技术 光存储与记录 全息技术和三维成像 光计算 自适应光学 光电信息处理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光信息技术相关记录448条 . 查询时间(0.953 秒)
张韶辉,男,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光学测量与成像、智能化系统控制等方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显微成像、结构光投影3D成像、智能复合机器人等方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承担多项与研究所/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
张金英,女,1982年11月出生于济南,博士,2018年提升为特别研究员并聘为博导。长期在MEMS传感器与系统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微纳系统相关的材料、理论、器件、算法等方面。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子课题、军口H863项目、基础加强重点基金子课题、探索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
曹杰,男,博士,2017年聘为副研究员,2018年聘为博导。长期在仿生光学与智能感知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仿生视觉(人眼/复眼)、激光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智能感知等方面。主持13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大高分专项、LH预研、装发、横向等。在《optics express》、《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光...
陈凌峰,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974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博士,200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同年留校任教。2010年任副研究员,2017年聘为博导,任现代光电仪器实验室主任。长期在光电精密测量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纤点衍射移相干涉测量、数字成像系统性能评测、测量不确定度等。主持8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
程阳,男,1990年4月出生于江西抚州,博士,特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年获北京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曾获国家公派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长期在仿生成像与液体光子器件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仿生成像、液体光子器件、变焦透镜、介电弹性体等。 主持5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
崔晗,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随后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赵维谦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拉曼光谱成像/检测领域的原理创新、关键技术以及仪器装备系统研制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研制了多台套拉曼光谱系统。近年来,围绕拉曼光谱成像及检测领域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苏格兰基金委青年项目、英国工程和自然科...
谢浩,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1.计算光学显微成像;2.超分辨生物显微成像。研究概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计算光照的光场显微成像,2020/01-2023/12,主持;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计算宽视场光片摄像,2018/01-2018/12,主持;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宽视场层析计算成像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19/01-2023/...
彭黎辉,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检测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1]过程成像技术(Process Tomography);[2]两相流/多相流检测技术;[3]反问题理论及其应用;[4]多传感器融合理论及应用。
张建军,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光电器件与能源系统课题组负责人。本课题组结合国际光电学科前沿发展态势及实验室的已有基础,致力于新型光电材料及器件和与新能源系统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目前主要从事:(1)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2)新型薄膜显示技术(3)新能源智能电网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及器件研究、新型聚合物有机太阳电池研究、量子点纳米颗粒光电性能及器件...
刘盛春 光学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龙江学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从事光纤声学传感器与光声超构材料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项,参与者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和863-701主题重大项目之子课题各1项。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
吕且妮,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3D光电成像与检测、粒子场测量、光调制器、表面等离子激元、钙钛矿探测器以及光电仪器等。学术兼职:中国粉体技术编委;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
雷铭,西安交通大学光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中国科学院拔尖青年科学家基金获得者,2017年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优秀会员,2018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陕西省“先进光学成像融合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和光子学专业委员会...
苑光辉,男,特任教授,2020年11月入选中科院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近年来一直从事远场光学超分辨成像与光学度量、矢量光场调控超构表面微纳器件、超构材料与超构表面、新型光学材料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已在Science、Nature Reviews Physics、Light:Science and Applications、Nano Letters、Advanced Optical ...
蒋佳佳,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天津市青年科技优秀人才、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博论文,任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大学-善测科技重大装备健康监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计量测试联合会(IMEKO)振动测量分会理事、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
丛龙庆,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国家特聘青年专家。天津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学博士学位。在南洋理工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上海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研究员工作。于2021年3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丛龙庆副教授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超过4300次,h-index为33,其中JCR一区37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担任40余种国际知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