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种质资源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人物 作物种质资源学相关记录310条 . 查询时间(2.306 秒)
张所兵,博士,副研究。主要从事广谱抗稻瘟病水稻资源筛选、广谱抗稻瘟病基因挖掘、评价和资源创新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主创新基金等项目。
杨欣,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种质资源信息研究和国家、省级种质资源平台工作。任职以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参加各类课题3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农业农村厅软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参加制定地方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3篇。
刘彩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重要性状新基因的发掘及创新利用工作。
吕远大,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与重要基因挖掘;2.作物基因组长链非编码RNA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调控应答机制;3.作物DNA分子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授权专利成果:吕远大. BSA-Seq混池测序分析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17.05;吕远大. KASP引物设计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17.06;吕远大. PAV变异检测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1...
张云辉,副研究员,副所长。主要从事水稻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工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等课题10余项。目前主要研究水稻地方品种遗传结构,发掘水稻优质抗病新位点或优异等位变异,开发高效分子标记体系,通过遗传改良和现代生物技术评价优异基因的应用价值。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以第一...
邱光,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生物技术应用研究。近5年来,主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1项、省农业自主创新1项、省苏北科技专项1项、援疆项目1项、省农业推广项目1项。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小麦资源品种的抗性筛选,稻麦种子诱抗等。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植保学国科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
方先文,男,博士,研究员。1967年9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1990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稻品种资源研究。2005年对澳大利亚CSIRO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近5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基金、国际合作、科技推广等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行业专项的部分研究内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颜伟,中共党员,研究员,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第四期),主要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利用工作,负责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管理。近年来承担农业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等省级以上课题7项,参与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5篇;参与育成作物新品种4个,获得植物品种权6项,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2项,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科技二等奖2...
吴纪中,研究员,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长期从事小麦种质资源搜集、鉴定、评价与创新研究。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转基因专项、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和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等项目。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小麦抗病、优质基因资源的挖掘与遗传解析、分子标记开发和种质创新研究,建立了抗病耐逆、优质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技术体系,筛选出抗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和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等小麦种质,定位...
孟庆长,1978年12月生,江苏新沂人,研究员,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作,现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院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院先进工作者;院优秀共产党员;院知识产权先进个人。近5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针对我国黄淮海东部玉米产区粗缩病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一重...
谢一芝,1962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83年7月毕业于江苏农学院,甘薯研究室主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甘薯遗传育种,研究方向为甘薯种质创新、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获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0佳科技富民标兵”。近5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9项,主持育成了苏薯16号、苏薯17号、苏薯22号、苏薯24号、宁紫薯...
张雅媛,女,汉族,1981年8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12年3月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获研究员职称。现任食品营养与安全科室主任,薯类精深加工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谷物、薯类、木本粮油等作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广西科技专项、广西自然基金、南宁市科技专项、桂林市科技专项等科技项目十多项。2020年“香蕉成熟调控与深加工关键...
孙昊,郑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主要关注并研究:1、功能性小麦的品质形成机理和种质资源创制;2、纳米材料、等离子体的植物学效应。
赵爱玲,女,汉族,研究员。主要从事枣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山西省“枣种质资源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和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要人员,重点开展枣种质资源功能营养鉴定和果实质地评价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7篇,其中ISTP 收录2篇,一级学报3篇,核心期刊3篇;参与编辑论著2部,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一项;教育部一等奖1项,省农村技...
董艳辉,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藜麦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工作,承担省部级项目3项,院级项目2项,发表文章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成果评价3项,主持起草山西省地方标准1项,认定藜麦品种1个(晋藜1号),获山西省专利奖三等奖1项,兼任山西省杂粮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西省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