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学 >>> 空间物理探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空间物理探测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583 秒)
赵军,男,重庆南川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SPE协会和石油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岩石物理理论及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资料解释工作。负责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6项、油田合作项目7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优秀论文奖3项、局级科技进步奖9项、教学成果奖2项。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张固澜,男,1983年2月生(公历),湖北郧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人才、西南石油大学勘查地球物理学科青年学科带头人;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高级会员,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EAGE)高级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终身会员,中国石油学会(CPS)会员。长期从事井中地震(VSP...
唐军,男,1979年3月生,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丹麦奥尔堡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2002年7月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6年-2007年,中科院声学所师资培养学习。2009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15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
韩江涛,男,汉族,1982年4月生,辽宁省凌源市人,博士,副教授。200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物理系学习,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博连读,200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被聘为讲师,2012年7月任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物理系副主任,2...
Mark H Rummeli,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教授;1997年获得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德国航天航空局(DLR)太空探测技术与行星探测研究所任研究员,是德国航天航空局(DLR)与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的联合项目“平流层红外天文观测”的主要完成人;2002年至今,在德国莱布尼茨固体和材料研究所(IFW-Dres...
王修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地球探测信息处理的方法技术研究与软件系统研发,主持研发的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系列“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Model Based Processing,简称MBP)”V1.0 和V2.0等,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南海、东海、南黄海、北黄海、渤海以及国际海域的海洋地震数据处理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陈学华,男,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地质与地球物理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成员,美国SEG、AGU、欧洲EAGE会员。
焦利民,硕,博士生导师,珞珈特聘教授。1999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赴美国Texas Stat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2012年夏,在美国Texas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进行合...
王小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分别于1999、2001、200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在轨操控机器人、新概念陆基探测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空间机构地面环境模拟及机构特性测控试验装置;机器视觉算法、应用及其高速并行软硬件实现方法。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研究生导...
黄庚华,1980年10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电子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高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主要从事星载激光主动探测设备的总体方案设计和整机研制工作。先后担任了嫦娥系列卫星激光高度计/激光测距敏感器项目、两项国家863专项激光对地遥感探测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现任多个型号任务的主管设计师和项目...
陈凡胜,男,1978年10月23日出生,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2002年自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1月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毕业,并留所工作。
姜秀杰,1965年12月出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在“Acta Astronautica”,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J.of Aerospace Engineering”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7篇、剑桥科学文摘“ProQuest -CSA”数据库收录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
孙波,1954年3月出生。现任研究室总工程师。指导研究生3名。在任工程师期间,完成702雷达技术改造和“织女三号”探空火箭的跟踪测量任务。在任高级工程师和微波遥感实验室研究室副主任期间,负责神舟四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全部微波天线系统研制,担任微波雷达散射计主管设计师。完成我国第一部在卫星上运行的微波扫描散射雷达。期间还负责完成了:863“海洋风场微波极化散射/极化辐射技术”课题、“隐形空间目标的宽...
叶依众,1965年12月出生,理学学士。198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我国第一代(磁方向)和第二代(时差法)闪电探测系统等研制和试验工作,首次采用FPGA技术应用于闪电探测器。1998年开始主持开展空间瞬态事件探测技术研究,负责研制我国首台用于空间闪电和空间电磁环境探测的电磁辐射探测器,于2008年开始在轨飞行,获取大量空间瞬态电磁环境信息。
李保权,1973年5月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撰写载荷研制技术报告和空间环境探测战略规划报告近百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培养指导过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持国家重大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中科院十五预研等多项科研攻关课题;担任过多颗卫星型号空间探测仪器主管设计师;主持完成空间太阳X射线和极紫外射线高分辨成像仪,仪器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仪器先进技术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