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煤炭能 石油、天然气能 水能 风能 地热能 生物能 太阳能 核能 一次能源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一次能源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55 秒)
田村幸雄教授是日本东京工芸大学名誉教授和东京工芸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同时担任日本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风工程相关专业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席或委员,日本工程院院士和印度工程院外籍院士。
哈桑·卡雷姆博士是美国圣母大学的罗伯特·穆兰工程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印度工程院外籍院士。卡雷姆教授是首任美国风工程协会主席、现任国际风工程协会主席、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杰出会员等。
潘贤齐,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质气化发电及工业节能项目改造等工作,负责实施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建设项目12 项;作为现场主要负责人,先后参与国家“十五”863 项目“生物质气化发电优化系统及其示范工程”、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大型生物质气化发电产业化关键技术”、2002 年度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3MW生物质气化高效...
毕于运,男,1963年7月出生,江苏徐州人。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于农村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科技支撑项目、亚洲发展银行特别研究项目、中央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等研究工作。在《农业工程学报》、《资源科学》、《中国农业科学》等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为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提供决...
陈诺夫,男,1959年8月出生,博士。1982—1998年工作于河北工业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2009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半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1993年度、1994年度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总工会“八五”立功奖章。现为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王文静,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光电显示器件的研究。代表论著:撰写论著或报告五本。启动了一条太阳电池中试线的工作 。
王志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职务: 联合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ISPRE)核心成员,国际太阳能学会会员,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总体组组长,国家“十五”863计划后续能源主题专家组成员(2001-2004),国家“十一五”“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总体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物理学...
孔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太阳能学会副理事长,《太阳能学报》编委会编委,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荣誉理事,受聘为科技部“十五”863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九五”以来,主持或参与完成近20项国家863、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
程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能、氢能、太阳能、洁净煤及污染控制等高效清洁转化技术,主要研究方向:(1)微藻新能源—转化太阳能制油制气;(2)生物质转化制取生物柴油和燃料酒精等液体燃料;(3)生物质转化制取氢气和甲烷等气体燃料;(4)洁净煤气化燃烧及CO2减排利用的控制机理等。
马伟斌,男,1959年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地热能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主要工作和成果:主要从事低温余(废)热吸收式制冷和热泵技术、太阳能和地热能制冷空调技术及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研制成功“5000kcal/h热水型溴化锂两级吸收式制冷实验样机”,北京热电总厂“350kW热水型溴化锂两级吸收式制冷中试机组”、“...
吴能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方向,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和资源评价;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海洋区域构造和动力学;海洋地质与环境。 曾负责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2000-2004年国家973计划“中国边缘海张裂边缘演化机制”专题;2001-2005年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2003-2004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李小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基础,开采技术及环境影响和相关的控制技术;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基于水合物结晶的新型技术;油气工业中的气体水合物;能源与化工热力学;油气及分散体系界面现象等。共承担了国内外主要研究项目二十多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有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1项,...
徐刚、博士、研究员、百人计划。 专业方向, 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与制备;新型光伏薄膜材料与系统;太阳能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建筑节能中新材料与新技术利用。 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有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1项,粤港招标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与企业横向合作项目3项。
陈勇、博士、研究员、百人计划。 专业方向,洁净煤技术。共发表论文98篇,其中核心学术刊物论文50多篇、SCI、EI论文近30篇,国际会议论文集30多篇;获专利5项,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团队,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双文明标兵和广东省劳动模范,1999年获广东省环保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度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李鹤林,1937年7月5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20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19项(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5种,发表论文110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