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史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方法 实验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比较社会学 社会地理学 文化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军事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人类学 组织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福利社会学 社会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36-450 共查到学术机构 社会学相关记录990条 . 查询时间(2.139 秒)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实体性机构,主要职能是培养社会管理高层次人才,开展社会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政策咨询。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本专业点属于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是1985年批准的硕士授予点,已培养出15届50余名毕业生。导师组实力雄厚,有杨文轩、卢元镇、胡小明、谭华、陈琦、周爱光、李薇等知名教授、副教授,依托综合性大学,注重人文环境, “体育原理”、“体育社会学”、“体育史”、“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等多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水平在国内领先。现有“体育原理与哲学”、“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休闲的经营管...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于1993年成立,1998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设立人口研究所,2005年获得人口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1月11日,华中师范大学正式成立社会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等,湖北省社会学会、中南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挂靠华师社会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为依...
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于2003年,现每年6月和12月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申请。流动站所在院系——南京社会学院是国内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重镇之一,是北京以外中国大陆社会学的最主要研究和教学机构,在江苏省更是占有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学院现下属三系一所,分别为: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人类学研究所。除了这四个作为行政建制的系所以外,另设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城市科学研究中心、社...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早在1900年即开设心理学课程。1917年创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开端,是由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他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修习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教授的心理学课程,为把科学心理学引入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此,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原中科院上海脑生理所所长张香桐院士,已故的原中科院心理所所长潘菽院士。 ...
社会学系是教育部重点学科点,设有社会学、人口学两个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该系是我国恢复社会学学科以来建系最早的社会学系之一,主要致力于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城乡社区发展、劳动与就业、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妇女与家庭、社会流动与中国社会史等方面的研究。该系设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应用社会学、劳动与人口、社会工作等教研室,设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口述室研究中心。院系有一个老中青...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是国内最先开展人口学研究与教学的高校之一,也是首批获得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的重点人口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系人口研究室,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扩建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并在同年开始招收人口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起开始招收人口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人口研究所是一个以研究工作为主,同时承担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教学任务的科研与教学机构。现任所长郑晓瑛教授(兼世界...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7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并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站涵盖“社会学”一级学科,“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两个二级学科。流动站以社会学系为主要依托,部分研究领域与法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相交叉。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社会学家,包括专任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兼任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
该硕士点于2006年设立,有专业教师9人,硕士导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英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劳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保险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专业英语、福利经济学、财政与金融前沿、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保障法、非营利组织研究、企业年金专...
中国与东南亚文明硕士点于2011年1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东南亚文化史、东南亚文化与公共外交、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三个方向。本硕士点致力于培养精通中国与东南亚文明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对本硕士点研究生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古代文明和近现代文明史、中国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等方面知识和科研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和全面的中国与东南亚文明方面的知识体系,能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古代和现代各领...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海外特聘教授2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社会学专业的高级人材,使所培养的研究生在理论、方法上具备同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坚实基础,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能力,同时也具有国际比较研究的视野。
“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是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由成都工业学院领导和管理,四川省教育厅给予指导和支持,并由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性学会、四川省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建设。中心顾问委员会由潘绥铭、阮芳赋等5名国内外知名性学专家组成,聘请了省内外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专家15名为中心学术委员,现有专职管理与研究人员3名,兼职研究人员16名,资料室拥有该领域图书资料1500余种。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简称“农村中心”,英文Research Center for Countryside 缩写RCC),是2003年7月浙江师范大学批准成立的校级重点研究机构,同年10月18日正式挂牌运转。其间经过了从原法政经济学院到原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整。2010年2月28日,按照(浙师党[2010]3号)文件规定,RCC从原工商管理学院划出,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独立设置研究机构。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在原马列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的,1997年改称社会科学部,2001年9月改称政法系,2007年6月改称人文社会科学系,2010年3月10日改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7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专科生,2001年6月取得法学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自1997年兴办专业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千余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是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并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形势下筹备成立的,是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并适应社会要求的一个实际步骤。成立社会工作学院,就是要整合力量资源,更好地担负起培养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和应用社会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及开展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任务,服务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