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生物学 专业相关记录50条 . 查询时间(0.909 秒)
生态学专业为 “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始于1989年“农业生态学”课程组与1990年“生态学与污染生态学”教研室,2001年成立生态环境研究所,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2014年开始招收生态学专业学生,2016年列为校重点学科,2021年获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立项建设, 在第一轮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本专业为C,第二轮至第五轮专业综合评价为C+。
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专业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该学科领域唯一的本科专业(2019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2019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的学科平台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功能基因组生物信息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表观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科研创新团队。《生物信息学》课程已获评为自治区精品课和自治区一流课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表观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内蒙古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内蒙古基础生物实验示范中心;自治区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
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08年批准)、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化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拥有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来源于的酶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旨在推动酶学研究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酶学学科科技人才的成长。第一至五届酶学专业委员会分别由邹承鲁、许根俊、周筠梅、周海梦、冯雁担任主任。经过五届理事们的努力,酶学专业委员会得以大力发展。第五届酶学专业委员会现有委员35名,另有名誉主任1名,副秘书长2名。继承和发展由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倡导...
我国在老一辈糖科学家的努力推动下,先后于1998年、1999年和2002年在香山召开了糖生物学与糖工程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呼吁国家对糖复合物学科的重视。经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努力和中国科协的批准,成立了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Glycoconjugates Division,CSBMB)。 近年来,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糖基转移...
经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努力和中国科协的批准,2000年12月在中山大学召开了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核糖核酸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议,并成立了第一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核糖核酸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RNA Society, CSBMB)。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核糖核酸研究飞速发展,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长非编码核糖核酸等一大批在生命过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解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因专业委员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原中国生物化学会基因专业组。2007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因与基因组专业委员会。2015年经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会批准更名为基因专业委员会。自1983年以来,已经多次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以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墙报等方式开展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分子系统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将围绕着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在分子层面上的不同种类生物分子之间是如何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开展研究;不仅从实验上重视开展不同种类生物分子的整合型研究,而且还将着重发展能够把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不同组学的数据整合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在不同种类生物分子信息整合基础上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的数学建模理论与方法。这个专业委员会将...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根据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旨在面向全国轻工、发酵食品、医药等生物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与工程学基本知识、掌握生物产品大规模制造的科学原理,熟悉生物加工过程流程与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生物...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专业介绍:民族学专业;人类学专业;历史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生态气象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1月19日在北京成立。生态气象专业委员会的成员来自生态、环境与气象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业务服务单位,是我国从事生态气象研究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组织。生态气象是研究大气变化(天气、气候、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与过程对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探讨生物可持续发展的大气变化与演变规律,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涉...
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9月23日在北京成立,是我国从事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组织。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示踪、整合和指示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与红外光谱(IRIS)仪器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的发展。稳定同位素生态学是生态学一门新分支学科,它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生态学过程,以及生...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8日在北京成立,是一个由中国旅游生态学科研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性组织,是发展我国旅游生态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普及旅游生态与生态旅游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推广先进技术。旅游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科学,主要运用生态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把人类的旅游活动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是我国从事生态工程研究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组织。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Odum教授和我国马世骏教授分别各自提出了生态工程的概念。特别是马世骏教授根据中国大量朴素的生态工程实践,归纳出“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原理,明确其研究对象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生态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奠定了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