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会议中心 生物学相关记录106条 . 查询时间(1.574 秒)
6月21日,2009年维管植物生物学与农业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植物学专家和农业专家到重庆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宣传我国专家在植物生物学和农业方面做出的成就,推动我国植物生物学和农业人才的国际化,并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到我国从事科学研究,将目前植物生物学和农业的良好发展势头转化为优势,创造中国的植物生物学和农业新时代。
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吉林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今天在长春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吉林省省长韩长赋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主持。本届大会聚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产业政策、基地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等核心问题,全面展示了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促进了生物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二屆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家学会(SCBA)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14日在台北开幕,大会将持续5天(4月14日——4月18日)。本届大会共有参会人员1300名,其中400多位来自北美和其它中文地区。
我校主办的“2009遗传与进化计算国际会议”于6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华亭宾馆举行。参会代表逾300名,其中国外代表近100名。
6月7日,由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主办,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承办的“生命与电子”第二届在宁高校生命科学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榴园宾馆新华厅隆重举行,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在宁高校的研究生和众多生命科学学科的知名学者、教授参加了此次论坛。
由我校医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家兔生物技术学术会议” 6月4~5日在西安召开,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58位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家兔生物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我校副校长闫剑群、校长助理颜虹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和生命科学部联合组织下,中日韩前瞻计划(A3前瞻计划)2009年度项目评审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和国际合作局相关人员出席了评审会。
以“植物衰老与作物增产及品质改良”为主题的351次香山科学会议6月2—4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许智宏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研究员、Cornell University甘苏生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5月18日~20日,“2009国际分子神经退行性疾病大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厦大,共同探讨包括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亨廷顿舞蹈症、疯牛病等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届转基因植物推广应用与生态安全评价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拟于2009年7月 18-20日在哈尔滨召开。本会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会议主题,转基因生物安全与青年科技创新。
5月27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专题报告会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86场主题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应邀作题为《纪念达尔文》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王恩哥主持。
分子植物杂志(Molecular Plant)将会同兰州大学于2009年6月18日至19日在兰州共同举办“分子植物-兰州大学”联合学术研讨会(Molecular Plant-LZU Joint Symposium on "Plant, Energy, and Environment"),会期一天半。届时来自海内外的多名知名科学家将来兰做学术报告并进行合作交流。通过研讨会的举办,意为国内从事植物研...
第77届世界动物卫生大会5月24日在巴黎拉开帷幕,此次会议正值甲型H1N1流感蔓延的特殊时期,虽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一再表示这种疾病与动物疫情关系不大,但大会还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5月16日上海市细胞生物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青年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交大生命学院承办,来自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神经所、健康所、植生所及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二军大等上海市细胞生物学会会员单位的近200名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界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四年一次的盛会。
5月18日,参加“2009国际分子神经退行性疾病大会”的专家称,迄今研究表明,导致老年痴呆症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淀粉样蛋白,该物质在大脑内的长期堆积将最终杀死脑神经细胞。研究同时发现,该蛋白的产生“受控于”脑内的两种酶,因此对科学家而言,当前最大的任务便是找到抑制调控这两个酶的活性的方法,破解了它,也就找到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钥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