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知识库 政治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31条 . 查询时间(3.154 秒)
"政治"一直在当代中国的电影叙事中起到决定性的构成作用,这并不仅仅是指那些经典的意识形态影片,如何由意识形态实践决定它的叙事功能和叙事方式,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实际上脱离了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实践的"艺术电影"叙事(或称"新电影"、"前卫电影"、"探索片"、"第五代&q...
皇帝内衣与广告的政治无意识           2007/8/29
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中,皇帝是多数人都想做、多数人都做不成的一种人。一个国家,黎民千万,皇帝只能有一个。因为想做而做不成,于是"做皇帝"就成为帝国时代千万黎民的梦想。中华帝国以皇帝为"真龙天子","望子成龙"则成为一切中国父母千百年世代相传的共同心愿。皇帝梦滋养了文化,是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深层源流;但它也激发了战争和...
狂奔的女性政治学           2007/8/29
当那个红发如火,身穿背心长裤的女人,疯狂地奔跑着,穿过灰色的街道,穿过面目不清的人群,穿过那些在角落、阴影处、背后和交叉路口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穿过她迎面撞击、或擦肩而过、一无所知的故事——也许没有人意识到,罗拉在这二十分钟里狂奔而过的距离,比我们能想象的任何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都远。1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拉是女性狂奔史上的最后一环。正是这个女性狂奔者的鲜明形象,使整个历史...
只要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发生了互动关系,就会涉及到比较和可比性的问题。因此,无论在历史的层面上,还是在理论的层面上,比较的意识都要受制于、依赖于一个直觉或认识,这就是:物质现实和人类理解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但凸现了人类社会种种生活形式的成就,也暴露了它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处于彼此间的悬隔状态。因此,比较作为一种理解的途径就指向不同人类生活现实之间的转译。对&q...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国活着的最富盛名的作家和反共象征,近来对俄国的政治领导突发义愤,指控其漠视苦难、无能、叛国以及巨大的腐败。民众,他说,"丧失了良心…他们不相信政府推行的改革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俄国并非民主制度,而是一种寡头政治。"底层的民众实际上被排除于公共生活之外。"[人们]只有一个悲惨的选择--要么维持一种低下而卑贱的生存,要么去...
身体的文化政治学           2007/8/29
目录: 编者前言 尼采、德勒兹、福柯:身体与主体 汪民安 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 杨念群 通过婚姻的治理 朱晓东 从"心理游击战"到"第三度空间" 罗钢 关于"酷儿"理论 李银河 尼采与身体 汪民安 读图、身体、意识形态 周宪 躯体的牢笼 南帆 医院简略图 吴亮 封面女郎:凝视、面容的形而上学 徐敏 狂奔的女性政治...
斯诺:蓝色眼睛看红军     红军       2007/8/3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06年10月22日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南岸的树丛中,立着一座汉白玉墓碑,上面镌刻着已故元帅叶剑英的题字:“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 斯诺,一个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同志加亲人般情愫的名字。 1928年,在美国报界初露头角的23岁的记者斯诺,来到中国上海,在遍访中国各大城市、东北和西南各省以及日、朝、缅、印等邻国之后,于1933年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
《人本政治论》析评          2007/8/3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7年第1期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政治建设要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需要政治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刘俊祥所著的《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就从人的政治主体性与人本政治...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6年10月07日从市场经济到执政能力,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和谐社会谋篇布局,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议题的变化,在记录下中国新时期重要发展节点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共治国思路之变。   中共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概括当下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2003年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三中全会主要讨论了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描述为...
国外旅游政治学研究述评          2007/8/3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06年第二期旅游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这与当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政治工具性的关注、利用以及政治学纵向发展中所凸现出来的横向拓展趋向分不开。对国外旅游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视角及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概述性介绍与客观评价,对于中国旅游政治学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旅游学院(贵阳市,55...
文章来源《世界社会主义动态》2007年专题研究报告之一左凤荣、姜长斌同志撰文(以下简称“左文”)认为《居安思危》解说词有“很多史料存在失实之处”,对此我们不能苟同。应该说,《居安思危》解说词的所有重大史实,都是有充分根据和站得住脚的;相反,却是左文本身所引用的许多材料与史实相悖。现择要说明如下。 第一,左文说斯大林“使苏联成了世界两霸之一”不符合史实。邓小平在1975年明确指出:“苏联对外扩张,搞...
文章来源摘自:朱卫华《关于所谓“西山会议”的一点看法》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0604/6161.html这个神秘兮兮甚至有点鬼鬼祟祟的“座谈会”,究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产生的一个政治怪物。 “十一五规划”出台后,政治嗅觉和经济嗅觉同样敏锐的“主流经济学家”马上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私有化”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末日来临了,因为党中央、国务院以“让...
文章来源摘自李成瑞同名文章: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7591当前在经济基础领域和上层建筑领域中两条道路斗争更加激烈,斗争的焦点就是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是实行私有化?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争论的核心是什么?“精英”们说,是坚持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问题。非也。争论的核心是改革要坚持推进社...
我不知道上哪去斗争          2007/8/3
文章来源摘自李定凯同名文章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0604/5987.html现在有人公然跳出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党员,我想起来斗争,但是到哪去斗争?找不到正常的斗争的途径。所以只好上网络。 网上披露了西山会议,消息是真的是假的?党组织没有文件,开会也没有会议传达,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也没有报道,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网站也没有什么蛛丝马迹...
瓦解中国静悄悄          2007/8/3
文章来源摘自黎阳同名文章http://69.41.162.74/HuaShan/BBS/shishi/gbcurrent/145719.shtml一、瓦解中国社会 中国的“精英”们正悄悄地瓦解中国。他们在精神上步步紧逼,瓦解中国人的凝聚力。他们制造官民对立,分裂中国社会,瓦解中国人的认同感。 二、瓦解中国社会的共同价值观 “精英”们已经成功地搞垮了相当一些中国人判断是非的能力。思想上乱了,组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