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业务 >>> 新闻写作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新闻写作相关记录229条 . 查询时间(3.939 秒)
消息要写好导语     导语  消息       2008/3/17
一、为什么导语的分量如此之重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总统林肯遇刺后几分钟,美联社记者拍发一条电讯:"总统今晚在剧场遇刺重伤"。如果把这条短消息作为新闻导语写作的开端的话,消息导语也走过了135年历程。   导语,作为展示记者才华、素养的位于消息篇首的方寸之地,可以说寸土寸金。有的几句话便抓住人心,磁石般吸引读者的目光;有的仅是标题的翻版,说车轱辘话,让人没有新鲜感;有的洋洋数言,黑...
新闻结尾写作评析     写作  新闻结尾       2008/3/17
古人写文章是非常重视结尾的,曾提出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诸部分应如“凤头、猪肚、豹尾”的主张,把文章的结尾提高到与开头、主体部分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视为衡量好文章的一个要素。豹尾,是指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子的尾巴一样简短而有力。一篇文章有个好的结尾,或归纳全文,阐述主张;或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或含蓄隽永,寓意深远;或留有悬念,发人深思,等等,会给文章增色,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新闻作品,也应同其他文体...
  再读兵家新论。受突破传统理念限制的战争与战法之新概念的启发,思维不由从风驰电掣、钢吟铁啸的战场中跳出来,固定在案头那一摞稿件中。   这些来自部队的稿件,充溢着通讯员的心血,也寄托着他们对稿件见诸报端的企盼。然而其中"一平二淡三不新"的,分发到各编辑室后,将被我那些作风严谨、选稿苛刻的同仁们谓之为"攻击不果"。心疼进了碎纸机的稿子,想跟那些刚刚在军事新闻道路上起步的基层通讯员唠唠嗑。 走向...
2001年4月16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都报道了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将要拍摄公益广告的消息,但不同风格的媒体,对这则消息的报道侧重点不同。下面仅就《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三家报纸对这一消息的不同处理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首先看标题。《人民日报》的标题为———引题:提倡尊师重道传统美德,主题:学界泰斗季羡林将拍摄公益广告;《中国青年报》的标题为:学界泰斗季羡林无偿做公益...
个性 新闻采写的关节点     新闻采写  个性       2008/3/17
  对一个人来说,魅力往往是和他的个性联系在一起的,对一篇新闻作品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题材需要大量地反复地报道,有许多重大事件、重要新闻,常常是众多新闻单位同时报道。怎样使同类报道有新意,如何在同一事件报道中胜人一筹,这就要看谁最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谁能写出鲜明的个性。   1947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消息,全文共266个字,其中用223个...
科技报道应增强可读性     可读性  科技报道       2008/3/17
信息时代,科技成果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们从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目前很多科技成果的报道却很不尽人意。很多科技成果报道是“内行不想看,外行看不懂”,所以读者面很窄。前不久,记者在一所大学和一个社区就读者对科技成果报道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中,读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文章可读性差。也难怪,呆板、沉闷、生僻、无趣、接近性差的科技报道,有谁会喜欢读呢?   有些科技报道,包括...
异地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对于远离事件中心的大多数地方媒体来说,由于距离、资金、时间等方面的制约,往往无法派出记者从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发回报道,大多只能从外围、本土化方面作些呼应,难以满足受众希望第一时间全面了解重大新闻事件详情的要求。所以,地方媒体如何在异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有所作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扩大新闻视野与突出地方特色 过去,我们对异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在突出...
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心诚意为残疾人办实事。2005年2月,王延勤病故后,大批残疾人自发赶来送别,场面十分感人。此时,宁波各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王延勤先进事迹的报道。中国宁波网在这一报道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特色,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评论、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成为了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成功案例。 自采新闻,掌握第一手报道...
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创新  典型人物报道       2008/3/17
典型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人物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生学习的榜样。但时下,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的需求尚有距离,不少新闻单位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报道,却引不起读者的共鸣,甚至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是新闻媒体多了,受众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是我们的新闻报道有千人一面的倾向,“高大全”让读者敬而远之。 人物报道急需创新。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所写所读谈一点体会。 放下写典型的心理...
2002年3月4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北京妇产医院成功实施了建院43年以来第一例五胞胎剖腹产手术。五胞胎降生后,内蒙古伊利集团捷足先登,和他们的父母签下了赞助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利集团首先给五胞胎父母赞助了5万元医疗费,并将提供孩子0到7岁所需的全部奶粉。 伊利集团此举,从公共关系角度可以看作是一种企业策划行为,即通过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双向交流,使企业及时把握公众舆论,使公众理解和支...
媒体应采取的对策 从策划的利益层面看,媒介背后是公众的利益,而企业代表的则是自身利益,如何使两种利益关系结合起来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媒体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这种主被动关系划分的背后是存在相当大的弹性空间的,媒体如何在这一空间里有所作为,是尽量减少企业策划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关键。其中,对职业道德的遵循是媒介切实负起责任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首先在态度上,媒介要对企业策...
增加报道深度的几个方法     报道  深度       2008/3/17
  所谓报道深度,是指对现象的突破,对事物的深化,对本质的认识,对因果的透视。向报道深处推进,就是要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辐射力。   我们要的报道深度,是在坚持倡短求精基础上的深度,是主攻现场短新闻、突破消息写作一般化的深度。一个是短,一个是深,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算是有“深度”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概括: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催人奋进。首先是解决“...
财经事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鲜明的公众性与社会性。财经报道的追求,自然应是最大限度地体现群众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前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财经报道更应深化新闻改革,在坚持党报功能原则的前提下,以读者满意为标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贴近时代,面向社会,增强报道的社会性。   作为一名从事财经报道的记者,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有了一些体会。   一、跳出柜台圈子,把工...
当前,我国报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一个地方可供受众选择的报纸越来越多。面对“买方市场”的压力,新闻的本土化、娱乐化、实用化已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在报业市场产生一个较普遍的降幂排列现象:中央报纸的占有率低于地方报纸,地方报纸占有率低于城市报纸。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报纸的本土新闻多于地方报纸,地方报纸多于中央报纸。   那么,城市报纸包括地方报纸,如何才能做好...
非动态性新闻,尤其是经验性消息、工作通讯等,因时效性、新闻性差,相对比较枯燥。这类新闻写起来既要有典型性、指导性,又要有新鲜性、感染力,难度很大。   最近,笔者读了《黑龙江日报》的一篇报道———《榆林“一张饼”现象》,深感这类非动态性新闻报道并非不能写新写活。如果开动脑筋,立足特色做文章,那么,写出富有新意、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报道,仍然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这篇稿件,立足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