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地质学相关记录176条 . 查询时间(2.214 秒)
造山带结构直接关系到对造山过程和造山方式的认识,制约着构造地貌的变化及气候-环境的变迁。因此,造山带结构解剖在大地构造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
有孔虫的生物过程影响其壳体地球化学指标的准确度。其中,浮游有孔虫钙化水深的变化对其壳体记录温度信息的影响程度,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俞宙菲、研究员李保华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宏亮、博士张静静和研究员陈建芳合作,运用新方法与新手段,首次定量出浮游有孔虫钙化水深的季节变化对壳体稳定氧同位素(δ18O)记录温度季节性的影响。该成果对古海洋环境的重建工作具...
最古老的肺鱼干群成员先驱杨氏鱼是早泥盆世西屯脊椎动物群中原始肉鳍鱼类的典型代表之一,自1981年由张弥曼院士命名并采用连续磨片法、制成蜡质模型开展细致研究以来,这条鱼就引起了国际上延续至今的对肉鳍鱼类系统关系和四足动物起源问题的反思与热烈讨论。后续的一些相关研究逐渐证明杨氏鱼是肺鱼形类的原始代表,与包括奇异鱼在内的所有肺鱼类构成“姊妹群”,其发现还为肺鱼-四足动物分歧点提供了一个约束良好的最小估算...
近几十年,地震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是在非洲和太平洋板块下方的深部地幔发现了两个大型剪切波低速体(large low shear velocity provinces, LLSVPs),它们在核幔边界上横向绵延几千公里,高数百公里,剪切波穿过时速度降低(He and Wen, 2012; Ni et al., 2002; Wang and Wen, 2007),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该区域存在温度上...
锡是关键金属资源之一,广泛用于电器、电子、化工等领域。锡石作为重要的富锡矿石矿物,主要存在于与花岗岩侵入体相关的热液石英脉型、伟晶岩型、云英岩型、矽卡岩型和冲击型的锡矿床中。准确限定锡矿床的成矿时代,对于充分了解其矿床成因、精细成矿过程、矿床分布规律以及进一步指导矿床的寻找和勘查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有机化合物。水岩相互作用可形成有机物,丰富矿物种类,影响行星的宜居性。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古老岩石中发现了复杂的有机物,并在现代火星大气中发现了甲烷。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过程产生了这些有机物和甲烷。火星陨石Allan Hills 84001 (简称ALH84001)的结晶年龄约为40.9亿年(Lapen et al., 2010),形成于火星的诺亚纪时期(N...
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流域(约24万平方公里),其水文过程受冰冻圈和地表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能水资源战略储备区,雅鲁藏布江对我国及周边国家的水资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环境条件、观测资料和模型的限制,我们对气候变化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冰川、冻土和植被的协同变化及其径流效应没有机理上的解释和定量回答,无法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径流的影响。
硼 (δ11B)、锶 (87Sr/86Sr)、锂 (δ7Li)等同位素常被用于示踪水溶组分的来源与演化。例如,海水及其衍生卤水的δ11B值较高(通常40‰–60‰),相比之下,岩石(通常<30‰)和生活废水(0‰–13‰)δ11B值较低。与此类似,海相碳酸盐87Sr/86Sr 值较低(通常小于0.709),而大陆硅酸盐溶解的87Sr/86Sr值较高(溶解过程87Sr/86Sr分馏不明显)。在含有粘...
地球表层系统容易受到深部地质过程的影响,如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可以影响生物圈的宜居环境。然而,地球浅部过程(如生命活动)能否有效影响地球的深部圈层,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板块俯冲过程是地球表层物质进入深部的主要途径,由于表层物质的碳含量和碳同位素(如有机碳)组成与地幔物质差异明显,因此沉积物俯冲及相关的碳循环过程可能对深部碳组成产生影响。该潜在影响可以通过地幔来源岩浆岩的源区组成变化进行示踪。金...
华北板块(North China Block)在寒武纪时期是一个独立块体,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史。作为中国传统“中寒武统”的标准地区,这里的寒武纪中期地层序列完整、化石丰富,是寻找这一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潜力地区。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博士研究生孙智新等,报道了来自华北地区的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Linyi Lagerst...
以中国东北为主体的东北亚大陆是由多个微陆块俯冲、碰撞而成的拼贴体,自中生代以来深受(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次克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作用和改造。已有大量的地震成像结果显示,太平洋板块在东北亚下方地幔过渡带中发生了大规模滞留,从而形成全球独有的、东亚“大地幔楔”(Big Mantle Wedge)系统。因此,我国东北地区是研究“大地幔楔”系统内部过程及其对上覆板块改造效应的理想地区。地震各向异性描述了地...
提起鱼,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然而,有一类特殊的鱼能用鳃呼吸,还能通过类似肺的鱼鳔直接呼吸空气,因而得名“肺鱼”。凭借这个特殊技能,肺鱼可以摆脱水的束缚,在旱季时钻入泥土,将自己包裹在分泌物形成的茧中存活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待雨季来临时再回到水中畅游。肺鱼起源于早泥盆世早期,随后快速分化,其多样性在晚泥盆世达到顶峰。而在泥盆纪后,肺鱼的多样性和演化速率逐渐降低,现仅剩下三个属—...
中南美洲西北部是纳斯卡板块、科科斯板块与南美板块和加勒比板块交汇碰撞的地区,具有复杂的板块构造和频繁的火山地震活动,是研究板块碰撞及俯冲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区域(图1)。然而,受数据或方法的限制,前人成像研究的精度和分辨能力不足以准确回答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巴拿马火山间隙与科科斯板块东向俯冲以及加勒比板块南向俯冲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尼加拉瓜弧后火山下方的地幔结构是怎样的?卡尔达斯构造带南北两侧的...
火星沉积有机碳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示踪其本地有机物的潜在来源,揭示火星碳循环过程。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好奇号”火星车在过去9年间(2012年8月—2021年7月),对Gale陨石坑附近河湖相沉积系统开展了长期探测,共采集和分析了30余个钻孔样品,这些样品均取自Gale陨石坑数百米地层中不同的岩性单元(图1),代表了该区域复杂的演化历史,为碳同位素研究提供了绝佳机会。
方解石可以在多种地质环境中形成。方解石U-Pb年代学在诸多地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如古气候、沉积学、成岩作用、断裂时代、成矿过程以及油气运移等方面。早期方解石U-Pb定年主要基于同位素稀释法(ID),然后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进行测定。然而,这种分析方法耗时长,成功率低,需要样品溶解以及U和Pb的化学分离;其空间分辨率差,不适合用于具有环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