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78条 . 查询时间(2.548 秒)
制备粗糙层热解炭(RL)和光滑层热解炭(SL)基体的C/C复合材料,测试该C/C复合材料与40Cr钢配副时的摩擦磨损行为,并对磨损表面进行SEM观察。对比研究高强石墨和光滑层结构的块状热解炭在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PAN炭纤维改善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在实验载荷范围内,与高强度石墨材料相比,含RL炭C/C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降低0.08~0.12;体积磨损量增幅降低;与热解...
以2种不同形态尺寸的导电填料炭黑(CB)、 碳纤维(CF)填充双组分聚合物体系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制备了四元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导电网络的结构形态及其对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光学显微镜及SEM 观察表明: 炭黑选择性地分布于HDPE中, 体系中HDPE与PP呈双连续相分布, 形成双渗流导电网络结构。而具有较高长径比的碳纤维在两相基体中均匀分布并贯通多个相区, HDPE导电相区的...
采用可视化流动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渗透率导流介质对真空导入模塑工艺中树脂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导流介质能较大幅度地减少树脂的充模流动时间, 且充模时间随着导流介质使用比例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少的关系; 导流介质的提速作用随着预成型体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预成型体上下表面树脂流动前沿位置差距与预成型体厚度呈良好的线性增加关系, 说明导流介质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厚度效应。厚度效应原理为真空导入模塑工艺...
针对矩形组合截面1×1三维编织, 根据其主体纱和边纱的特点, 在四步法和分组编织的基础上, 通过对2组编织纱线依次进行四步法移动, 实现了矩形组合截面四步法二次三维编织算法。根据此算法, 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和GUI工具Tkinter编写了纱线运动模拟程序, 分析了纱线运动规律。对纱线中心线控制点做了3次Beta-Splines样条插值, 利用VTK构建了三维编织物的空间可视化模型, 并允许对...
针对碳纤维缎纹布/环氧914预浸料热压罐零吸胶工艺, 采用热压成型过程树脂压力在线测试系统监测树脂压力的大小与分布, 分析了真空、外加气压对树脂压力的作用规律, 通过显微观察研究了真空及外加气压对孔隙缺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定量分析真空在铺层内的作用程度和树脂压力的变化; 零吸胶工艺树脂承担了大部分外压且沿层板厚度及面内方向分布均匀; 真空通过铺层内的气路通道排出夹杂空...
以甲基纤维素作为接枝共聚的原料合成纤维素基湿度控制材料,并加入CaCl2和异丙基丙烯酰胺改善其吸放湿性能;通过间歇式吸附/脱附进行吸、放湿动力学实验与恒温脱附实验,采用热重分析(TG-DTA)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改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材料具有吸湿量较大、易再生和稳定性高的特性,CaCl2改性材料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最大湿容量为1.45 g/g,吸湿平衡时间约16...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对碳纤维/双马树脂预浸料恒温、升温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合DSC、偏光显微镜确定了碳纤维/双马树脂预浸料的软化、熔融、凝胶、玻璃化转变及反应始终点的表征方法, 考察了预浸料各转变点随升温速率、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浸料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 DMA能很好地表征碳纤维/双马树脂预浸料加热固化中的多种物理化学转变。由于双马树脂基体在180 ℃以上的反应...
以化学反应摩尔比配制的Ti-B4C-C(以蔗糖为前驱体)为基础体系, 再分别添加5wt%Al、 5wt%Al+20wt%Al-Ni、 5wt%Al+20wt%Cu-Ni组成4种反应体系, 进行自反应喷射成形Ti(C,N)-TiB2基复相陶瓷坯件试验, 研究比较4种反应体系喷射沉积坯件的组织与性能特点。研究发现, 4种坯件的组织结构均表现为以Ti(Cx, Ny)-TiB2为主相, 以其它产物为副相的...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bacterial adhesion and early colonization on a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bioactive glass (BAG) particles and copolymer of ε-caprolactone/D,L-lactide. Materials ...
通过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HAP),再用自制模具制备HAP/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燃烧实验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HAP/HDPE/UHMWE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口模挤出可使HDPE分子链在应力作用下伸直取向,大量平行于长轴且紧密排列的微纤维形...
以羰基Ni粉、Cr2O3和C粉为原料,添加六方BN(h-BN)作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粉末冶金活化烧结工艺制备Ni-Cr基自润滑材料(Ni-Cr/BN)。研究烧结温度、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摩擦试验机和硬度计分析和测定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硬度。研究结果表明:Ni-Cr/BN复合材料是以Ni-Cr合金作为基体,以Ni与Ni3B的低熔点...
用骨粉和聚-L-乳酸复合制得骨粉/PLLA内固定复合材料,研究骨粉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骨粉进行粒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XRD和SEM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用骨粉为超微米级颗粒,可为其与聚-L-乳酸基体材料提供很大的接触面积,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脱脂脱蛋白皮质骨粉主要含有羟基磷灰石,大量的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均被除去;由于骨粉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抗弯强度有...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氧化乙烯/聚苯胺(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研究反应体系中苯胺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采用IR和SEM对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观察PEO/PANI复合导电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EO/PANI导电材料为两相复合物,该复合导电材料在250 ℃以下具有较好的稳...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AlN引入量和温度对在900~1 000 ℃真空热压烧结制备的AlN/MAS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着AlN引入量和测试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导率随着AlN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AlN引入量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特征;AlN引入量为20%(体积分数)时,样品的热导率随着测试温度...
以间规聚苯乙烯sPS/聚酰胺66(PA66)/接枝间规聚苯乙烯g-sPS为基体,在熔融状态下与纳米氧化铝粒子复合,制备出sPS/PA66/g-sPS/ Al2O3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测量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粒子对于sPS/PA66/g-sPS合金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随着纳米Al2O3粒子质量的增加,玻璃化温度几乎呈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