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相关记录196条 . 查询时间(2.616 秒)
中国农作物病虫测报观测网点多,对象广,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不规则变化的时间序列资料。项目开发的积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预报模型经过人机交流完成判别、资料处理、定价、建模、选模预报过程,以5个指标综合判断模型的优劣取舍,把预测对象生物学上的时间关节点和显著不为零的自相关,偏相关系数的时间点综合起来考虑,取得能用少数几个参数来表达病虫动态的ARIMA预报模型。模型有明确的生物学、生态学意义,可...
自1998年以来,该成果运用现代生物数学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棉铃虫、玉米螟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及其所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建立了农作物病虫害现代生物数学四大系列预报技术:①物元评判预报技术:首次建立了病虫害物元评判识别技术,在《生物数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②模糊系统预报技术:首次建立了Fuzzy优选、Fuzzy回归、Fuzzy推理病虫害识别预报技术,在《...
该项目实施以来,建成了以区域站为骨干的病虫测报体系。应用系统工程学、生物统计学原理,制定了科学的病虫测报业务规范,对病虫灾害信息进行了合理地采集、整理和分析应用;对病虫测报业务进行了量化分解和有效的管理,保障了测报体系的正常运作;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广西病虫及地理信息处理系统,通过测报、知识、信息、传媒等四个子系统的有机组合,提高了该区病虫灾害的控制决策能力。经过3年的实践:项目社会经济纯收益为7...
该项目通过收集和整理上海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资料和气象资料(地面气象要素的候资料、高空环流资料、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与预报对象相关系数高且稳定的预报因子(地面、高空、海温)。然后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病虫的长、中、短期预报模式,最后应用权重集成方法和回归集成方法,将各种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建立病虫的长、中、短期综合预报模式。该研究成果已在...
该课题运用系统学、生态学和经济学观点,采用计算机、通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跨部门协作,将气象和农业部门的二个监测网有机结合,组建了平行监测、情报传递、信息处理、警报服务和运行管理五个系系统。实现了省、地、县信息纵向传递和省级二部门微机双向通讯,并且能迅速准确地向全省发布病虫警报,为各地及时防治水稻二虫一病起到重大作用。
该项目通过比较佳多智能虫情灯、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监测害虫消长效果,确定“佳多牌”虫情灯为监测蔬菜害虫的测报工具。根据灯下诱蛾量,划定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野螟的年发生代次、各代峰期和发生程度分级。利用历期和有效积温对小菜蛾和豆野螟的发生期进行预测。利用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表对发生量和发生期预测。
研究江苏省及长江苏下游地区小麦重要病虫害的变化趋势,根据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可持续控制的目标,提出无公害的生态调控技术。明确新型栽培条件下,小麦纹枯病赤霉病和麦蚜发生规律了生动态与影响因子,建立和完善了小麦纹枯和麦蚜的预测预报模型。明确了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病原的组成和分化,率先提出小麦纹枯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建议了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技术体系,筛选了60多份抗纹枯病资源。发现了一种与小麦赤霉抗...
经过两年对进出口货物现场,口岸进出口仓库以及边贸市场的调查,共采集害虫标本3784份,病害标本124份,经鉴定,共有害虫69种,病害26种,其中有我国对植物检疫对象4种。这次调查研究基本上搞清了主要口岸进出境的植物病虫疫情和入境规律。
该项目是继“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和“全国烟草昆虫普查”之后,为提高对烟草主要病虫害的预见性,进一步搞好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而提出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和次要因子,初步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建立“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以提高中国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主要研究内容:烟草病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烟草根结线虫病、烟草野火病(包括...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     园林  病虫害  原色       2008/7/9
本书由115名园林植保工作者参与完成。编入花卉、树木、草坪病虫害629种,采用近1300幅原色照片,分别介绍病虫害的拉丁学名、英文名、分布、寄生、形态、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该书覆盖面广,是目前我国园林领域比较完整的一部植保工具书。适合园林、花卉、林业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选用。
综合防治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过试验和观察,将得到的数据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害生物发生预报和经济阈值的数学模型,进而编制成具有综合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生产。由于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综合防治方法受到社会和生产者的欢迎。玉米螟、稻瘟病、大豆灰斑病、小麦赤霉病是该省玉米、水稻、大豆、小麦这四大作物的主要病害。其发生危害程度直接影响该省粮食稳...
该课题在多年系统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绿博士”预测预报软件,地理信息软件,对水稻、小麦、蚕豆作物的“五种病害”、“六种虫害”制作成电视预测预报,覆盖坝区10乡镇,收视率达90%以上,技术入户率达93.1%。挽回粮豆损失152.1万千克,病虫害防治每亩平均减少用药1.8次,科技投资收益率1:45.93,农民得益率1:25.47,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建立了烟草赤星病、黑胫病、野火病、花叶病、烟蚜、烟青虫等烟草病虫害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数学模型。云南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和覆盖12个地州、72个站点的测报网络,制定了监测方法及网络管理办法,形成企业-政府-农户三位一体的综防体系。分级调查云南烟田烟蚜的方法,建立了蚜情指数与烟株平均单叶蚜量的回归估计模型并进行应用站针对全省范围内烤烟主要病虫害流行趋势发布“...
课题经三年研究,通过定点、定期调查和资料分析完成对食叶害虫美国白蛾、国槐尺蛾;钻柱害虫白蜡窄吉丁虫、小线角木蠹蛾;刺吸害虫草履蚧、白蜡绵粉蚧、斑衣蜡蝉,采用物候期法和经验性温度指标法,进行预测预报。课题研究完成了《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并整理了图片资料。编写了《几种害虫虫态发生期与物候观测一览表》,虫态发生期调查表,和《几种害虫防治年历》,为园林害虫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该系统是在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定量预报模式,并采用VB语言开发的一套应用软件。它实现了对齐齐哈尔市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四大作物主要十六种病虫害发生量、发生程度的长、中、短期滚动预报加定性、定量预报相结合,且短期采用了一次预报,提高了准确率;应用软件也符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的特性。该系统可以通过修改参数推广到黑龙江省各个气象、植保部门使用,进而推广到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