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中药药理学相关记录3510条 . 查询时间(2.885 秒)
祛风解表止头痛     祛风解表  荆芥       2010/12/13
荆芥穗的作用与荆芥相同,均可用治风寒、风热之头痛、咽痛,但荆芥穗更善于上行头部,现代名医焦树德在其《用药心得十讲》中说:“生芥穗适用于散头部之风邪,有引药入脑的作用。”防风祛风解表止痛效果比荆芥好,临床常荆、防相配。细辛气味辛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且具升浮之性,故可用于头面部诸风之疾。白芷入阳明经,善治各种头痛,尤其对前额痛效果显著。川芎味辛性温,走而不守,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对太阳...
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石膏  重剂应用       2010/12/10
石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长于清肺胃气分之大热,解肌透热之力强,生津而不燥,煅用还可敛疮生肌。大剂量石膏应用于中医临床,由来已久。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越婢汤、大青龙汤等方剂,均含有石膏,用量少则半斤,多至一斤。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治心热欲吐、吐不出、烦闷喘急、头痛之石膏汤,石膏用量为一斤。清代桐城医家余霖创清瘟败毒饮,大剂量石膏可用至...
安胎圣药浅议     安胎         2010/12/10
临床治疗妊娠病,诸医多用白术、黄芩二药,多因其乃古人称之“安胎圣药”,妊娠诸症,皆加此二味方感满意。然笔者认为临证如遇阴虚火旺者,白术温燥实属不宜,若证见阳虚寒凝者,黄芩又为不适。
远志配夜交藤     远志  夜交藤       2010/12/9
来源 经验药对。
小心肝脏被药“毒”     肝脏  药毒       2010/12/8
身体的化工厂——肝脏,最易被药物的毒性侵犯,因药物损害致肝衰竭的疾病在临床上被称为药物性肝病。 过敏体质:最易被药“毒”
炒枣仁配五味子     枣仁  五味子       2010/12/8
来源 经验药对。
缓急止痛芍药配甘草     缓急止痛  芍药  甘草       2010/12/8
白芍苦、酸、甘,微寒,功能养血敛阴,滋润筋脉,又可柔肝缓急止痛,《神农本草经》谓之“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甘草甘缓,与芍药均为缓急止痛的要药,合用其效更好,可谓缓急止痛最佳配伍,被历代医家推崇。如张元素称芍药“炙甘草为辅,治腹中痛;如夏月腹痛,少加黄芩;若恶寒腹痛,加肉桂一分,白芍药二分,炙甘草一分半,此仲景神品药也”。
正确使用气雾剂     气雾剂  中医       2010/12/6
舒喘灵、喘乐宁、喘康速、溴化异丙托品、必可酮等气雾剂是哮喘病人的常用药物。但很多人反映使用后效果不好,笔者认为,除选药不当、反复使用产生耐受性等原因外,使用方法不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气雾剂来说,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很重要。
青蒿治声音嘶哑     青蒿  声音嘶哑       2010/12/6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或青蒿的全草,又名草蒿、香蒿。其味苦、辛,性寒,有清热截疟、退热凉血、解暑之功效。临床也可用于治疗声音嘶哑,疗效颇佳。
蜂蜜药用小议     蜂蜜  药用       2010/12/6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称其“主心肺邪气,能安五脏,主不足,补中益气,止痛解毒,和百药。”《本草纲目》云:“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又云其“和调百药与甘草同功”。常用于中虚脘腹疼痛及肺虚咳嗽、肠燥便秘,以及解乌头之毒。张仲景临证善用蜂蜜,分析如下:
黄连配阿胶     黄连  阿胶       2010/12/6
来源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心血管疾病用药三提醒     心血管疾病  用药       2010/12/3
我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大国,心血管疾病积极预防、合理用药很重要。
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熟地黄  重剂应用       2010/12/3
大补真阴,熟地黄最宜。张景岳善用熟地黄治疗多种疾病,不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每多应用熟地黄,极大程度地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如左归饮、右归饮治肾之真阴真阳不足,金水六君煎滋肾健脾化痰治肺肾不足之痰喘;三气饮治风湿痹证;济川煎治老年虚性便秘;固阴煎治阴虚滑泻;胃关煎治脾肾虚寒之久泻;化阴煎治小便癃闭、淋浊等症;五物煎或决津煎治妇人血证;胎元饮治妇人胎动不安;赞玉丹治男子阳痿不育;六物煎治小儿痘发不畅...
青礞石功擅化顽痰定惊     青礞石  化顽痰  定惊       2010/12/3
青礞石为化痰、平肝定惊之药,临床用于治疗顽痰咳喘、癫痫发狂、烦躁、惊风抽搐等症。现临床因畏其峻猛,故目前用之者少矣。王杰据其临床经验提出,青礞石性味咸平,入肺心肝胃经,为治疗实痰、老痰、顽痰之要药,质重性坠,味咸软坚,长于下气坠痰,且可平肝定惊,凡实热痰积、内结不化、壅塞胶固所致的咳喘气逆痰稠、癫狂、惊痫等证,伴见大便秘结或不爽,苔厚腻,脉滑数有力者,皆可用之。
黄连配肉桂     黄连  肉桂       2010/12/3
来源 《韩氏医通》交泰丸。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