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方言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方言学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565 秒)
地处语言接触前沿地带的青海甘沟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呈现出一系列SOV语序特征,其情态表达方式也颇有特色。甘沟话主要有两类情态表达方式:一类是用动词的后附形式,包括能性补语和情态助词;另一类是用小句的后附形式,包括“要”“到”等虚化程度不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以及被看作语气词的“闯”等。这些句后表达形式被编码为主句或母句的中心动词或动词短语,而命题语义则编码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情态表达形...
青海民和甘沟话的致使结构可以从形式上分为形态型和分析型两类,形态型使用动词附缀"-给"作为形态标记进行增价操作,分析型使用言说义动词"说"作为使役动词构成包含有补足小句的双及物句。两类致使结构表达不同的致使意义,形态型表达使成义致使和有给予/受益关系的致使,分析型表达使役义致使。形态型致使结构与土族语的致使结构在结构功能上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在接触中受土族语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就形式与意义的组配来看...
甘沟话是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的汉语方言,具有一系列SOV语言的特征,后置格标记系统就是其特征之一。甘沟话属于主宾格语言,其格标记系统包括七格次类,分别为:主格零标记,宾-与格“哈[xa]/啊[a]”,领格“的[t]/ [ti]”,位格“里[li]/上[a]”,离-比格“唦[a]/撒[sa]/是[...
汉语是缺乏形态的语言,但是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汉语方言中,有一个表示反身领属范畴的附着形式[na?]“囊”,用在被领有名词之后,意思是“自己的NP”。“囊”可以与格标记同现,构成“NP-格标记-囊”或“NP-囊-格标记”。除了综合型的“NP囊”之外,甘沟话还有分析型的“各人+之+NP”,以及混合型的“各人+之+NP囊”。类似用法不见于汉语方言,但是在阿尔泰语言中比较常见,尤其与土族语的...
对于《西蜀方言》的音系性质,目前学界的认识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记录的是19世纪末期的成都方言;第二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记录的是成都周边的方言,或包括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片块方言;第三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反映当时成都话的文雅口语音。分歧的焦点在于19世纪末期成都话的入声是否已经完全消失。对比19世纪中晚期成都话相关文献可见,直到清末民初成都话的入声尚未完全消失,《西蜀方言》记录的...
“问题导向”指在语言研究中时刻关注社会、学科的发展所提出的各种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语言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导向”中的“问题”,来自社会发展的需求、语言学科发展的要求和激发。解决问题应当成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与动词搭配表示损失或消耗义的语素统称为“去除义标记”。去除义标记最显著的特征是在非现实语境中只与具备减损义特征的谓词性结构搭配。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移离、完结、已然偏离、持续性完成、完整等多种功能。随着新功能的产生,原有的功能并没有消失,这使得去除义标记具有多功能性。结合汉语史上“却”“了”“掉”的演化路径,文章推测当与去除义标记搭配的谓词性结构语义发生泛化,减损义特征消失,去除义标记就发展...
从明末《蜀语》到晚清《俗语》,川黔方言一脉相承,是黔北方言的古代层次。《蜀语》之后,湖广移民将湖广话带到川渝地区,进而延伸至相邻的黔北,形成新的川黔话,是黔北方言的后起层次。明清以来,与川渝受移民影响形成新方言不同,黔北既保留较多古川黔方言词汇,又出现大量新的川黔话词汇,经历的是“优势方言”起主导作用的变迁,而非“移民方言”。
汉语量词是显赫范畴:语义层面,它是集计数单位、分类、色彩和指称功能于一身的包容体;句法层面,它在特定条件下几乎能够独立充当所有的句法成分。各方言显赫层次为“粤语、吴语、闽语>湘语、客家话、官话、赣语>徽语、平话、晋语”。量词显赫性是民族语言接触和语言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汉民族辩证、整体而模糊的认知心理是其功能显赫的内驱力。
江西南丰方言音系     赣语  南丰方言  音韵特点  同音字汇       2022/3/8
南丰县位于赣闽交界,方言兼具赣客特点,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今读送气清音,阳声韵和入声韵韵尾保留三分格局,入声字有[l]韵尾,发生了气流分调、韵尾分调等语音变化。本文描写南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编写同音字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山西方言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山西方言研究的初创与探索期(1949—1965),山西方言研究的萧条与停滞期(1966—1977),山西方言研究的恢复与提升期(1978—1998),山西方言研究的兴盛与辉煌期(1999—2019)。文章对各个时期按研究内容从方言语音研究、方言词汇研究、方言语法研究、晋方言的分立、方言与民俗研究、区域方言研究、诗词用韵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方言与文化研...
语言是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标志,有了语言的代代相传,才有民族的生生不息。语言还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治理、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规划语言工程,大力开展历史汉语、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京话和普通话     北京话  普通话  方言  古语  外语       2022/3/8
北京话是普通话的基础,但北京话不等于普通话。普通话要进一步提高,成为一种充分体现汉语特点的、全民都能使用的、富有表达力的、优美的语言,这就要以雅俗共赏的北京话为基础,恰当地吸收方言、古语、外语的成分。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本文报道了台州方言量词的一类特殊用法。一般认为,汉语“量名结构”中量词的功能沿着定语标记和指示词两条路线发展。而在台州方言中,有一类量名结构(如“条肚”、“张面”)用法独特,整个结构相当于一个光杆名词,其中的量词成分没有语义贡献,也不再承担语法功能,而仅在形式上参与构词。本文调查发现,这类结构在凝固化程度上表现出高低差别;在地理分布上以台州椒江、黄岩、路桥最为发达,向南、向北逐渐减少。本文论证指出...
依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汉语词语与印欧语等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突出的形象色彩.普通话词语的形象色彩问题以往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形象色彩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成语(普通话)/俗成语(河北方言)、“自造词”等词语类型和一部分类型不明显的词语上。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方普在对前代语言继承上以及方普的使用者在知识水平、文化心态、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河北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