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气象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气象学相关记录207条 . 查询时间(1.862 秒)
2018年2月15日,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本年度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学者名单。中国海洋大学2003届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梁鑫峰获此殊荣。该奖素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奖励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本年度获奖者共126位,分属化学、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海...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鑫、王东晓团队揭示了太平洋十年振荡(PDO)和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变化对登陆中国沿岸台风频数变化的潜在影响。 研究发现,1965年至2010年间的每年7月至9月登陆中国沿岸的台风数量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按照登陆台风频数划分为3个显著变化阶段:1965年至1978年(I,偏高);1982年至1995年(II,偏低);1998年至2010年(III,最高)。登陆中国...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全球变暖‘停滞’现象的辨识与机理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是由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所调控。热带西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暖池,是全球大气的重要热量和水汽来源,其变化对海洋物理环境有重要影响,对亚洲及我国天气气候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形成有重要调控作用。在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太平洋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但...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谢周清小组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Steven D. Emslie合作,在企鹅古生态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ceanographic mechanisms and penguin population increases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in the southern Ross Sea, Antarctica...
2017年9月11日,我校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高树基教授课题组与德国奥尔登堡大学Thorsten Dittmar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Aerosols as a source of dissolved black carbon to the ocean”的研究论文,阐述大气沉降对海洋溶解黑碳的贡献。该研究团队通过测定2...
近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凡负责承担的“973”项目“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暖池的结构特征、变异机理和气候效应”获评优秀。据悉,本年度地学领域共有14个项目参加评审,其中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该项目是4个优秀之一。该项目2012年获科技部立项,2016年在北京接受科技部组织项目验收。项目以暖池变异为核心科学问题...
由于海洋性冰盖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可能会引发冰架大规模崩塌,将可能导致包括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效应。因此,冰盖尤其海洋性冰盖动力不稳定性问题是科学界关注的全球性科学热点。冰盖-冰架-海洋是一个复杂系统,共同决定了冰盖的稳定性。海洋性冰盖未来的变化需要利用三维的冰盖动力模式。在所有的冰盖模式当中,Stokes冰盖模式不对原始控制方程作任何简化,理论上是最准确的。因此,Stoke...
2017年6月2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Increasing rate of global mean sea-level rise during 1993-2014(1993-2014年间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显尧教授与来自澳大利亚及美国多个科研院所的多位科学家共同合作完成。...
近日,2016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揭晓,由中国海洋大学主持完成的两项成果荣登榜单,分别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师马晓慧(第一作者)、“千人计划”教授张平(通讯作者) 等合作发表在Nature(《自然》)上的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海洋中尺度涡与大气的耦合对维持西边界流具有重要作用”和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田纪伟等完成的“我国组织开展马里亚纳海沟多学科万米综合试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颜文研究团队郑旭峰博士、陈忠研究员,与厦门大学高树基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Laurie Menviel博士等合作,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深层洋流千年尺度的动态演化历史,促进深入认识全球变暖情形下大气和海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极端气候现象,该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43, doi: 10.1002/2016GL070...
2016年6月7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青岛大学隆重召开。会议表彰了为青岛市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因其在海洋与气候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15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与其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学军。这是继2009年文圣常院士、2013年麦康森院士之后,中国海洋大学专家第3次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近日,南海海洋所王东晓研究员课题组曾丽丽等在Nature Scientific Data杂志上发表中国南海物理海洋数据集SCSPOD14:SCSPOD14, a South China Sea physical oceanographic dataset derived from in situ measurements during 1919–2014(http://www.nature.com...
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东晓团队及合作者,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阐述并揭示了热带印度洋赤道上升流(简称为东印赤道上升流)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和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f upwelling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Indian Ocean, 20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