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物理学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2.556 秒)
中国科学院软物质物理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以凝聚态物理和统计物理为基础,发展新方法、创造新技术,研究软物质的结构、响应和动力学;关注生命物质中被普遍关注但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获得标志性成果;为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和学术交流提供优秀的研究平台,取得不可替代地位;形成软物质物理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创新战略服务。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英文名: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s)是从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物理系发展衍变而来。
《发光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的,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发光学报》的任务是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成就,及时报道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从事本学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提高我国该学科的学术水平服务。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上述领域科研和生产的专业科技人...
电波技术实验室主要是为全校电子和信息类本科技术类学员开设电磁波与天线、电子测量技术、电磁兼容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波与天线、微波电路、微波测量技术等课程的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仿真演示实验等途径,使学生深刻理解电磁波、天线、射频电子设备以及电磁兼容的特点,掌握典型雷达、通信电子系统中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相关的原理、技术与应用,了解电磁波、射频系统以及电磁兼容在未来高科技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
《物理学报》是我国创刊最早、载文量最大、影响面最广泛的中文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在我国物理学界以及中国科技期刊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1953年易为现名,文章以中文发表,附英文摘要。
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学科(学科专业代码0809)包括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4个二级学科,应用物理系于2005年获得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获得相应的4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前身是半导体器件物理)在1986年已经获...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光室的主要创建者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在大珩先生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的倡导和主持下,应光室于1986年启动建设,1987年获国家批准,1990年顺利通过原国家计委主持的验收。应光室已经历过6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其中2002年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其它5次均为良好类实验...
《发光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创刊于 1980年。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成就,及时报道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从事本学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提高我国该学科的学术水平服务。
光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光学学术刊物,反映中国光学科技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主要包括量子信息、物质波、量子光学、近场光学、非线性光学、应用光学、导波纤维光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器、激光物理与技术、全息和信息处理、光通信、光谱学、光子晶体、薄膜光学、光学元件和材料等。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应光室”)始建于1987年,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是被誉为“中国光学摇篮”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目前应光室拥有基础光学(液晶光学、衍射光学与集成光学)、短波光学、微光机电系统、光学信息融合与信息安全、空间光学精细遥感等主要学科方向。现有固定编制人员40人,其中副研级以上人员为33人,占总人数的82.5%,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日本应用物理学会于1946年成立的学术学会,学会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各领域,例如物理学、电子学、机械学、治金、化学及其它多学科。
孟杰,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66年生于贵州省大方县,1991年获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核物理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代表着国际核物理的许多研究领域。在放射性束核物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奇特原子核性质、磁转动、相对论连续谱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内外...
The Institute For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kraine was founded in September, 1990 on the base of the Lviv Division of Statistical Physics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ore...
Institute of Electron Physics was founded in 1992 on the basis of the Uzhgorod Department of the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The research work in the Institute is carried out in three main fields:...
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 以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北京市辐射中心)为依托,建立国家教委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1994年6月召开了开放实验室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审批了第一批13项开放研究课题,自筹资金试开放。1995年1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经学术委员会建议和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主要学术方向和研究内容有六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