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医学 思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0.722 秒)
李思进,二级教授,博导,国之名医,国务院特贴专家,在放射性心脏损伤、冠心病微血管病变、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早期诊断的核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多篇论文发表在本行业国际顶级期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陈思平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医学超声。陈思平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学超声研究。
刘思德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多次在日本及欧洲研习消化内镜技术,结肠镜技术精湛,擅长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的内镜下微创切除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10年来完成内镜诊疗操作超过15,000例,多次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
詹思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药物流行病学2.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吴思竹,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数据共享研究室主任,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骨干研究人员,《中国科学数据》期刊编委、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信息与通信技术专委会大数据组委员。
徐思成,1968年5月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RICU病区主任。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刘思德,二级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1964年9月出生,湖南汨罗人,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1997年获第一军医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2003年至2008年多次在日本及欧洲研习消化内镜技术,1992年起工作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科副主任、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代小思副教授,任副教授以来,除完成每年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从事科研,共发表论文12篇,期间申报省级课题一项:糖尿病大鼠组织糖原浸润致组织损伤的研究。
刘思浚,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获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学习。目前主要承担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临床医学PBL、公共卫生PBL、Community Medicine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流行病学、社会流行病学、气候变化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理事,参与获得江苏预防医...
雷景程,男,汉族,江西东乡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型)。现为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科研项目:我国医疗侵权行为法构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2009.01-2011.12,省教育厅,5万元。
徐连英教授,1965年4月出生,现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1986年获黑龙江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黑龙江东北亚经济学会理事、《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特约编委、现任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承担过市场营销专业“卫生经济学”、“药品市场营销”两门课程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
郝明扬,男,1964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山东省潍坊市人。自1988年起在潍坊医学院主要从事教学和育人管理工作,2007年晋升为教授。1988年9月至1994年9月任潍坊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教师;1994年9月至2013年5月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任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2013年6月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刘思妤,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科技厅三区科技扶贫专家。曾赴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半年。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在《Int J Cardiol》、《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SCI及CSCD收录多篇,2015年度湖南省生理科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与本地多家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研究。
万宗凤,30年教龄。兰州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996年北京市优秀骨干教师;1994年北京市优秀教师;1986年中宣部、教育部“中央讲师团先进成员”。
成于思,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医学院,研究方向:矽肺是尘肺中危害非常严重的职业病之一。然而目前对矽肺病人和暴露人群却无十分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监护方法。一旦经胸片确诊,矽肺病人肺纤维化进程已无药物可阻断。因此寻找用于矽肺早期诊断和评价的生物学靶标是矽肺病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肺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和迁移,是引起肺纤维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引起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因此,阻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