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自动机理论 可计算性理论 计算机可靠性理论 算法理论 数据结构 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专业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93 秒)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71年,并在1972年自主研制成功DJL-1计算机,其综合性能居全国第三位,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山东大学优秀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教育部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专业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知识结合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要求掌握面向大数据应用开发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基础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多学科交叉进行各种大数据分析、开发与应用。以实际应用为驱动,在数据建模、数据管理、统计推理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具备面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应用的大数据开发与应用能力。本专业学生在掌握的专业技术基础上,要求具备良好的领域...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较早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之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成立于2019年,学制四年,以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数据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大数据分析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受到良好的大数据分析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复杂大数据分析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测试、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成立于2019年,学制四年,以培养学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发展的现状和前沿;能够运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方法、技术与工具;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安全防护、安全策略制定管理、系统配置维护、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工作为培养目标,主要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全校通识必修课程和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还包括较多的特色课程,如...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图像智能边缘计算专业委员会定位于推动图像智能边缘计算理论、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边缘计算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融合计算机视觉、云计算、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以推动图像智能边缘计算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高边缘端智能算法及系统的效率及易用性、加快边缘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落地为主要任务。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网络安全专委会)成立于2010年4月1日,是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业务主管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网络安全专委会作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社会团体,充分发挥支撑政府、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网络安全市场秩序、推动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行业健...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委员来自于国内多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委会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社会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复杂性科学、传播学、数字人文、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是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会负责组织的主要学术活动之一,已经成为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领域的标志性学术会议,受到越...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早期的名称是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2018年改为现名。委员来自于国内百余家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专委会历经二十年的春华秋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领导下的为数不多的千人专委会之一,连续多年获得CAAI优秀专委会奖、CAAI会员发展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专委会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粗糙集基础理论、粗糙集与粒计算、粗糙集与知识发现、扩展粗...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是全国大专院校、高新企业及科研单位从事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专业性学术组织。专委会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神经元器件与神经形态电路、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硬件化系统、类脑神经认知计算芯片、类脑神经认知计算系统及其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以半导体微电子技术、连接主义计算技术、智能化信号处理为基础的多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离散智能计算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全国离散数学学会,2003年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离散数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改为现名。专委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离散结构建模理论、技术与方法、离散模型算法与应用等。专委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离散数学年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0余届。参会人员包括全国近2000所高校的计算机、数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专委会致力于组织和...
在智能化时代,视觉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热点前沿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研究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很多领域,机器视觉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第三只眼”。目前,全球视觉数据正在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应对这些视觉大数据引起的挑战,充分利用视觉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深入挖掘视觉大数据中蕴含的大价值,已经吸引了图形图像领域广大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专委会旨在团结和组织视觉大数据...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促进我国及周边地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和交流;并联合国内可视化业界工作者和领域科学家,加深各学科领域在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研究和应用的交流,探讨在大数据时代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发展的方向和机遇;搭建与国内外著名专家、企业家、应用部门交流和深入研讨可视化前沿技术及应用的沟通平台;促进可视化与可视分析领域产...
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新石油”,是国家战略性资产,已经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将大数据行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数据技术是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计算机科学、数字经济及商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当前我说国大数据领域人才缺口高达150万,到2025年或将高达200万,大数据人才需求巨大。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会导致社会混乱,还会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损失,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2021年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累计缺口在140万以上,而每年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仅2万余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