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农药相关记录1825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药材生种植业向其他种植业一样饱受着病虫害的影响,严重时减产50%以上。为了提高中药材的品质与产量,不得不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具有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的特点,逐渐成为农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抗生素和生物化学农药,这些都属于生物农药,目前我国登记在案并在农业行业中进行使用的生物农药有将近八十种。生物农药能防治病虫害却不杀死天敌,且病原菌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毒,对...
开展绿色农药制剂的研发,提高药效,减少有机溶剂等有害助剂的使用。重点研发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等水基化制剂和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固体乳剂等干制剂。4年内研发绿色新剂型30个以上,产业化应用10个以上,绿色制剂产能达到5000吨/年,减少芳烃溶剂3000吨/年。制定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
开展绿色农药新品种及主流品种新工艺的研发,设计原子经济性好的合成路线,研发环境友好原料、溶剂和催化剂替代有毒有害物质;开发连续化、集约化技术及装备;研发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催化加氢技术、催化氧化技术、氯化技术、硝化技术、氟化技术、杂环合成技术和手性合成技术等。4年内研发清洁生产技术8项以上,产业化技术4项以上。通过以上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三废减排90%以上,制定出4个以上企业标准。
简介:开展注干施药技术作用模型、农药成膜关键技术、活体微生物农药作用的生态互作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绿色农药精准施药;开展农林重大病虫草害流行特征研究,制定农林重大病虫害防控解决方案,实现绿色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区域性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体系构建,制定绿色农药使用示范标准,实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未来四年内,开发高效安全应用技术5-8套,绿色农药区域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制定出5-8个地方标准。
开展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生物合理设计、组合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及高通量筛选等研究,并与分析与安全评价平台协同,发现和优化高活性、安全的候选农药,重点进行含氟、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4年内合成和筛选新化合物2000个以上,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候选农药40个以上。对已有很好研究基础的噻唑类和Strobilurin类杀菌剂候选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成功绿色农药新品种10个以上,制定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
开展农药分析检测技术和规范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农药质量监测和标准、农药全组份分析、结构鉴 定、农药生产中间过程分析等。4年内检测样品80000个以上,研发分析方法20项以上,制定相关标准4项以上。
开展农药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环境毒理、残留与降解、生态毒性等研究和服务工作,配合绿色农药与绿色制剂的研发。4年内测试农药产品40个以上。
围绕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等问题,针对生物农药创制、农药微生物高效发酵技术、农药植物集约化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稳定高效生物农药制剂技术等迫切需求,开展生物农药新产品创制、生物农药高效制备以及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及装备开发等方面研究,突破基于新功能活性化合物挖掘和改造、纳米微胶囊农药制剂、高密度发酵和低排放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发绿色制剂加工、农药微生物发酵等工业装备,...
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专业化施药,但大量史料显示,在专业化施药组织理应平稳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很多地方的施药组织并不稳定,不符合安全施药规定的人员参与施药工作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本文试图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并借以考察20世纪50—70年代农民施用农药行为的特征及其成因。
农药及杂草研究室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业从事农药学和杂草学研究的部门,主要开展农药开发及科学应用,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及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关注科技前沿,立足农业一线,研究室先后在农药制剂研发、植物源农药研制、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等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为全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药风险评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农药合理使用技术研究;荔枝龙眼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研究;农药抗性机制、农药高效施用技术与低风险理论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成果推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
针对国际茶叶最大残留限量(MRLs)不合理,残留量阶段性发生严重,检测方法灵敏度低等问题,首次提出茶汤“有效风险量”决定原则,重构了茶叶中MRLs制定的国际规范;研发了茶园农药安全选用、合理使用和污染物源控制的残留控制技术;突破现场快速检测和高通量精准检测难点,研发出490种化学品检测技术,吡虫啉、啶虫脒等速技术和产品;研制出54项国内外标准,构建了“MRLs制定、残留控制、识别检测” 为核心技术...
油菜全程机械化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稻-油轮作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对优质+高产+高含油量+多抗+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稻草全量还田、油菜专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防病虫种衣剂、绿色高效生物化学农药、封杀除草、航空植保和精准施药、机械精量一体化联合播种、分段和联合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攻关研究,集成研发了一套稻茬油菜全程机械化化肥农药减施...
黄瓜靶斑病,建议使用一下配方防治1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或咪鲜胺锰盐或异菌脲+喹啉铜。2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有机铜+霜霉病药物。3可杀得3000+苯醚甲环唑+乙蒜素4阿米西达+叶枯唑+溴菌腈。几种配方交替轮换使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