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物理学相关记录648条 . 查询时间(1.571 秒)
边界层高度下降会导致大气容量降低,使污染物难以扩散。因此,边界层高度是影响颗粒物重污染的主要气象因子。臭氧作为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其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也会因边界层高度下降而在近地面累积。因此,通常认为边界层高度与臭氧的关系亦如和颗粒物一致,呈现出随边界层高度下降而升高的趋势。
地球伽马射线闪(Terrestrial Gamma-Ray Flash, TGF)是起源于地球大气快速(≤1 ms)而强烈(>40 MeV)的高能光子爆发,与对流层闪电和雷暴关系密切,并可能涉及闪电始发等基础问题,是当前大气和空间电学、高能物理等领域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热点。然而,由于TGF的高能光子在传播过程中被大气吸收而迅速衰减,加上其发生频次低、位置随机,对其有效探测一度面临极大困难,因此目前...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重要的降水系统,云内对流雨核区降水较大,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飞机探测是认识该类降水云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流区垂直气流较强,飞机进入其中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颠簸,影响飞机安全。因此,针对积层混合云系开展的综合探测并不多,云内对流雨核区含水量和增雨潜力仍有待深入研究。
南极海冰对全球大气环流、海洋环流以及各圈层的相互作用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大部分CMIP6模式模拟的南极海冰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在CMIP6各个模式的模拟结果中,南极海冰的质量变化受到八个质量收支项的影响, 即基冰增长项、过冷水域凝结项、雪冰转换项、底部融化项、顶部融化项、侧边界融化项以及蒸发项等。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黄刚课题组以及李熙晨研究员(ICCES)研究了...
城乡居民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作为学生,我们每天也至少有8小时的时间在办公室中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典型的学生办公环境中细颗粒物的演变规律,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飞行时间颗粒物化学组分在线监测仪(ToF-ACSM)对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一处学生办公室内的PM2.5浓度及化学组成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实时在线测量,分析了室内有机气溶胶的来源...
2021年4月22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数据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4023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于3月29日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工作发现,温室气体和人为气溶胶排放造成了位于中亚上空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南移和减弱,最终导致1950s以来中亚北部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减少,从而对当地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印度夏季风覆盖了人口稠密的南亚地区,其在6–9月带来的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印度夏季风的变化会影响印度地区十几亿人口的生活生产。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Walker爵士发现大气的南方涛动(后与厄尔尼诺、拉尼娜联系起来,合称ENSO)和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异常存在密切的关系之后,ENSO被认为是影响印度夏季风的重要因子,随后基于物理过程的气候经验预测...
湖泊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特殊功能。中国超过39.2%的湖泊分布于高原地区。高原湖区周边地形复杂多样,湖陆风环流与山谷风环流叠加,形成的局地环流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对局地的能量和物质循环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在水体开展持续观测的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对于湖气相互作用的认识仍非常有限,湖泊对区域水热循环和碳交换的影响机制尚有待进一步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通华研究员团队以多年冻土典型站点唐古拉站为研究对象,考虑前期工作中提出的风导致的积雪升华(Gordon)和湍流过程组合方案(Y08-UCT)两个物理过程(参考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0JD032588),对Noah-MP模型对积雪事件、活动层...
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拥有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储冰量,是亚洲12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因而也被誉为“亚洲水塔”。自1950年代有观测记录以来,青藏高原经历了超过全球平均速率的快速增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区。青藏高原的快速增暖引起了区域能量与水循环的显著变化,引发了包括冰川退化、冻土消融、冰崩、冰湖溃决等一系列水文与地质灾害。理解青藏高原过去增暖的机理,并准确预估其未来变化,对于周边区域水资源管...
火山气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辐射强迫因子,对包括季风在内的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是建立在情景基础之上的,而现有情景均未考虑火山气溶胶的潜在影响,被IPCC AR5指出是当前气候预估中所存在的重要不确定性因子。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设定特定的爆发情景,开展气候预估试验,评估其对全球温度预估的影响,但是可能的火山爆发情景范围对全球季风降水预估不确定性的贡献尚不清楚。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
火山气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辐射强迫因子,对包括季风在内的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是建立在情景基础之上的,而现有情景均未考虑火山气溶胶的潜在影响,被IPCC AR5指出是当前气候预估中所存在的重要不确定性因子。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设定特定的爆发情景,开展气候预估试验,评估其对全球温度预估的影响,但是可能的火山爆发情景范围对全球季风降水预估不确定性的贡献尚不清楚。
光解速率是体现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关键参数,是不同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枢纽。NO2的光解速率是对流层臭氧形成关键影响因子之一。然而光解速率与气溶胶相互作用及光解速率对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生成贡献的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
作为亚洲十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因其在水资源中的重要性而被誉为“亚洲水塔”。降水是青藏高原水循环的最为重要一环。高原降水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针对观测资料相对较多的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此前科学界研究发现影响该地区夏季平均降水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北大西洋涛动,同时认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高原降水的影响不显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