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应用语言学 >>> 语言教学 话语语言学 实验语言学 数理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翻译学 应用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应用语言学 诗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607 秒)
2023年5月1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两部著作入选,分别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叶嘉莹说杜甫诗》。
目前,学界对诗歌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本层面,从非文本层面出发的诗歌翻译研究较少。由于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和艺术性,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在此过程中非文本目的会对译文文本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曹明伦教授提出的非文本目的角度出发,以理雅各和许渊冲的两个《诗经》英译本为对象,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研究非文本目的对诗歌翻译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在解读诗歌原文和输出译文的过程中,往往将文本之外的目...
韵律是《诗经》翻译的重要问题。韵律是中英文诗歌的共同属性之一,就《诗经》英译而言,韵律具有可译性是可以肯定的。然而,《诗经》翻译究竟用韵与否,主要取决于译入语诗学规范和译者的价值取向。从《诗经》翻译史来看,译文一般都重视韵律的翻译。韵律翻译的具体策略从原文韵式出发,可分为顺应原文韵律和适当变通韵式;其基本原则是不以韵害义。但是,翻译韵律是十分困难的,译者所能做到的至多是再现原诗的韵式,要在译文中求...
冉诗洋,土家族,1976年4月出生,重庆酉阳人,副教授,博士,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澳门大学翻译认知传译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对翻译学理论研究、翻译教学研究、语料库翻译学、《红楼梦》英译对比研究及法律翻译研究等有所涉猎。在《外国语》、《中国外语》、《中国出版》、《中国科技翻译》和《外国语文》等外语类核心、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大学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杜甫诗二首。
魏璐诗(Ruth F Weiss) (1908-2006)     魏璐诗  哲学  翻译       2014/12/3
魏璐诗(Ruth F Weiss) (1908-2006)1908年12月11日生于奥地利。生前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人民画报社德文专家。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政治讽喻诗英译的得失,试图探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七空间模式能否应用于政治讽喻诗及其他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并探讨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从拆字诗翻译看“不可译性”     拆字    翻译       2015/5/15
关于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性,古今中外,不乏论述。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存在一个可译性的限度问题。19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凡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不能译的……无论古今中外,最好的诗(而尤其是抒情诗)都是不可译的。因为其为文字之精英所寄托,因为作者之思想与作者之文字在最好的作品中有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文字则不啻是其精神躯壳,此一点只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周序良认为:“翻译的媒介...
黄杲炘提出的“兼顾”译法兼顾的是英诗格律准确移植,突出的是译诗的借鉴功能;忽视的是诗歌的意境、神韵和审美价值。因此,翻译学者的“译诗必经之路”的评价夸大了兼顾译法,“译作缺乏审美价值论”则曲解了译作的真正功能。
文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关于诗的可译与不可译上, 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对文学语言特性的理解。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相比, 区别就在于要运用“全语言”, 不像实用语言那样仅仅注重语言的语义信息而不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诗之所以为诗, 与它的审美形式分不开。如果实用语言的翻译是一种仅仅注重语言语义信息等值的“有限翻译”, 那么诗歌语言的翻译就是一种既注重语义又关注形式的等值、等效的“完全翻译”。
本文通过对《涉江》不同英译的比较研究, 阐发《汉诗英译论要》有关翻译的原则、标准、方法论和译作评价的理论、理念和观点,并说明汉诗英译理论的检验功能。
本文试图从译者的认知能力、价值取向这两方面着手,以李白的一首诗为实例,探讨诗歌翻译的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意境传递乃诗歌翻译首要原则。
介绍了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该系统以全唐诗(481万字)和宋代部分名家诗(160万字)组成的语料库为基础,运用计算语言学方法对唐宋诗进行分析研究,提取了唐宋诗中的词汇,计5万余条目。在对诗文进行词语切分的基础上,建立了词汇的共现关系、对仗关系以及词汇的作者分布特征信息。系统除了提供面向诗文内容的全文检索功能外,还进一步开发了基于词汇的统计分析和诗句相似性检索等功能...
基于上下文的词汇向量空间模型可以用来近似的描述词汇的语义。在此基础上定义的词汇相似或聚类关系可以应用于词典编撰、智能搜索引擎的开发等许多领域。本研究1基于640万字的唐宋诗语料,在进行多字词计算机辅助提取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应的词汇语义的统计表达。建立了词汇相似关系的语义网络。开发了具有词义联想功能的面向概念的唐宋诗搜索引擎。实际验证达到了实用水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