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 2018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1.585 秒)
2018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清单。
2018年7月至8月,东北亚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南部以及蒙古南部等地区遭遇了罕见高温的侵袭,月平均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许可与研究员陆日宇、毛江玉、中山大学副教授陈锐丹的研究指出,2018年夏季东北亚罕见的极端高温与中纬度异常的环流有关,成果在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上发...
多个国内外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2018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比1981-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67×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当于中国2017年全年发电量的约388倍,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出能量的1亿倍。全球海洋热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上升,新的数...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日前,由北京大学组织的2018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正式揭晓,我校赵海坤副教授获此殊荣。赵海坤副教授长期从事台风活动气候变化机理研究及台风预测技术研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厅项目3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级项目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在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多尺度变率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201811月2至3日,由我校副校长江志红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以下简称1.5℃专项)2018年度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周伟灿出席会议。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李霄处长,中国气象科学院丁一汇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德国哥德堡大学陈德亮院士, IPCC第一工作组联...
201811月2日,《SCIENCE》上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谢树成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East Asian hydroclimate modulat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westerlies during Termination I”(冰期终止期I西风带对东亚干湿古气候的影响)。该文第一作者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斌老师,谢树成教授为通讯作者。
在广西大学校庆90周年前夕,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8气候与健康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0-21日在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中心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代表11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这是由国内第一家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机构——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参与主办的首个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广西壮族自治...
2018年9月12-14日,应能源基金会及美国气候战略中心(The Center for Climate Strategies)的邀请,广州能源所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室主任赵黛青、副主任廖翠萍与助理研究员黄莹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了2018年全球气候行动峰会。 此次峰会旨在推动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次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措施方面工作的发展,主要议题包括:(1)健康的能源系统,推动全球向清洁与...
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热带印度洋的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热带地区的两大重要的自然变率,是全球气候季节到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中科院大气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CAS-FGOALS-f2季节内-季节预测试验系统对2018/19年秋冬IOD事件和ENSO事件进行了预测试验,预测结果作为中国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CMME)的参与成员,在国家气...
2018年6月30日,青藏高原所“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联合举办的2018气候模型模拟暑期培训班(2018 Summer Course on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圆满落幕。来自德国、乌克兰、比利时、瑞典、法国、阿根廷、哥伦比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及中国等11个国家的4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和瑞典哥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