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 气候相关记录2195条 . 查询时间(0.179 秒)
农业用水占人类用水足迹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用户。全球粮食需求增长导致的农业用水增加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对水文要素产生的不利影响正在给全球水资源短缺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目前农业绿水安全风险的精细化评估研究较少,尤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绿水安全风险的时空演变趋势预估更为有限,难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以依赖绿水的...
在次季节、季节到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印度洋和青藏高原热力状况对季风活动、水汽输送和降水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系统研究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热力状况对季风演变、水汽输送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区域气候异常的影响,可以从其热力状况的角度寻找气候预测的先兆信号,从而有助于提高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预测能力,对气象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及其协同土壤水热过程对气候变化的缓冲和放大效应,使得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呈现出显著的变异性,导致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机理认识研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性。生物气候指标能够扮演联系和表征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的桥梁作用,在当前植被模型的生态生理过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评估和认识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提供解决方案。
在古代东亚,中国农业文明在约4000年前的 “中原地区”出现,并伴随反复出现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如持续十年到上百年的内部农民起义和外部北方游牧部落的入侵,影响社会结构和王朝更替。既往研究提出气候变化在社会动乱过程中的作用,而探讨气候变化在中国古代大规模社会动荡中的作用颇具挑战性。由于缺乏可靠的高分辨率干湿变化记录,限制了关于古代社会动乱中气候变化的作用的认知。
2024年2月16日,第六十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开幕。会议以“中国、欧洲和美国:大国政治时代的气候合作”为主题,聚焦气候合作,旨在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审视中欧美三边关系的动态,探索中国、欧盟和美国如何与南方国家一道推动全球合作。
2024年2月25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极端气候下大尺度森林火灾风险和火蔓延预测技术研究”的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云反馈被认为是气候敏感度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为此,迫切需要利用观测数据来验证气候模式中的云反馈。遗憾的是,由于缺乏长期观测数据,特别是卫星辐射通量测量数据,很难从观测数据中估计长期云反馈。不过,目前观测数据足以用于估算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引起的短期云反馈。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晓聪副研究员等,联合南京气象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比较了2000-2014年期间观测和AMIP6模式数据...
为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2024年1月12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以视频形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塔克、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尼希达作为工作组专题小组组长出席会议并发言,双方对工作组顺利启动予以高度评价,并就...
第四纪气候变化显著影响物种分布,其中一个典型的裸子植物类群是铁杉属(Tsuga (Endl.) Carri`ere)。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造成了铁杉属在欧洲的灭绝。现今,全球有10个铁杉属的物种,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格局,其中1个种被列为易危物种,4个种被列为近危物种。探明影响铁杉属分布气候变量,了解铁杉属分布动态变化的机制,对铁杉属未来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机器学习等创新方法,实现了在显微照片中对叶表皮细胞的自动识别,研究探索了银杏类植物表皮微观形态变化与气候参数之间的可能关系。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上。
为减缓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温度上升很好地限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2°C以下,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C以内”的目标。科学界发现,本世纪内实现该目标需要借助CO2移除手段。一些自然属性,如平衡气候响应、海洋垂直混合,会调节该CO2移除的降温效果。然而,目前的研究仍然没有回答哪些自然属性对该降温效果起到主要的调节作用。借助复杂气候模式研究该问题是领域内的难点,...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两大主要气候问题,然而,热带东南亚地区对此的气候反馈目前仍属未知。为了探究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西北婆罗海槽CG18孔的陆源沉积物组成和沉积通量的时间序列演化,识别了过去4万年以来它们对海平面变化和古洪水活动的沉积响应,进而揭示了热带东南亚对北半球高纬快速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热平衡过程。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寒冷干旱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是受温度还是水分主导存在争议。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沼泽相对充裕的水分条件为进一步揭示上述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明确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可为预测区域碳循环、揭示植被与气候变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
2023年12月11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加速低碳行动,凝聚气候变化社会力量”主题边会发布《中国企业低碳实践观察报告》,重点介绍包括中国石化在内的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低碳行动。
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温升高或使地中海绿海龟的筑巢范围扩大。在最坏的气候情景下,它们的筑巢范围或扩大60%以上,从当前区域向西扩张至覆盖北非、意大利、希腊的大部分海岸线。相关研究12月8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