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微相关记录1017条 . 查询时间(0.898 秒)
2024年来,新能源、人工智能及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器件尺寸不断微小化,器件所用材料的特征尺度也不断向亚微米甚至纳米尺度减小。然而,这些微纳米尺度材料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疲劳可靠性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几何尺度的限制,疲劳加载下的微纳尺度金属材料内部无法形成如传统疲劳理论认为的可引起疲劳损伤的微米尺度典型位错组态(如位错墙结构等),传统疲劳理论已无法描述微纳尺度金属疲...
微纳光学器件具有在亚波长尺度范围内发射、引导、调制、局域、吸收和探测光的能力。与传统的光学器件相比,微纳光学器件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集成度以及更加丰富的光学功能,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更高的技术价值,现已成为现代集成光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性能方面,微纳光学器件展示出高分辨率、高传输效率和高开关比等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制作工艺上,微纳光学器件采用与半导体工艺兼容的先进加工技术,不仅保证了...
2-吡喃酮-4,6-二羧酸(2-pyrone-4,6-dicarboxylic acid,简称PDC,CAS: 72698-24-9)是一种含有吡喃环的拟芳香二元羧酸化合物,具有和对苯二甲酸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与各种二元醇、羟基酸等发生脱水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目前,以PDC为底物已经实现了多种聚酯材料的少量制备。通过测试,这些聚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粘结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鉴于这些优良...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SSOS为壁材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其工艺上更为简单,包封效果也更为理想,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化的壁材,将芯材与SSOS的糊液进行搅拌乳化,然后加入凝聚剂和交联剂,使SSOS沉积并固化于芯材形成表面微胶囊,与传统的凝聚法相比,SSOS可自发地沉积在油水界面,且不需外加乳化剂,不但克服了传统的凝聚法容易发生壁材聚合物主体凝聚的缺点,得到更高的包封率,而且避免了乳化剂残留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十八烷基修饰的氧化镁微球,具体地说是一种制备十八烷基修饰氧化镁微球的简单方法,采用氧化镁微球和十八烷基硅烷化试剂为原料,向一定质量比的氧化镁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非极性有机溶剂;然后将该溶液加热到105-120℃,并持续搅拌保持5-20min,得到氧化镁的悬浮液;接着将0.5-2mL十八烷基硅烷化试剂分散到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并将其逐滴加入到悬浮液中,反应时间为5-24h,所...
本发明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仪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具有自清洁式内循环气路的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石英晶体微天平或石英晶体微天平阵列,带有热解析装置的吸附阱,三通阀,气体循环泵和抽气泵。通过三通阀通断,可以实现基线内循环与检测内循环气路的切换。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集成化程度高,易于批量生产与便携,维护成本低、适于户外在线监测VOCs,提高检测灵敏度等...
锂离子掺杂微孔共轭聚合物储氢材料,是用苯乙炔类单体通过催化聚合而形成的具有微孔结构的三维网络共轭聚合物,然后通过“溶液”方法将锂离子掺杂到三维网络共轭聚合物中而制备的储氢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锂离子掺杂微孔共轭聚合物储氢材料在最佳的锂含量下(0.5wt%)对氢气的吸附焓为8.1kJ/mol,其在77K,1个大气压下的最大储氢量为6.1wt%,是目前物理吸附储氢材料在该条件下的最大值。本发明制备操作简...
一种用于磷酸二氢铵生产的微反应系统,主要由微反应器、pH检测仪及流量调节元件组成,所述微反应器包括微通道反应器与微通道换热器,流量调节元件包含计量泵和管道流量调节阀门,pH检测点设置在微通道换热器出口端的微旁路。将液氨或氨水与磷酸溶液按化学计量比泵入微反应系统中进行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铵溶液,采用冷却水移出反应热。本发明的微反应系统体积小,过程响应快、易于控制,且移热速度快,解决了现有磷铵调配生产过程...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相环境中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的微型检测池设计。包括上池体、下池体、晶体架。上池体与下池体通过固定柱相连,于固定柱的一端或二端设置有压力弹簧,上池体与下池体通过压力弹簧紧密贴合在一起,晶体架置于下池体上表面设置的一凹槽内,晶体架与下池体为可拆卸连接,通过压力弹簧的伸缩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的微型检测池结构简单,集成程度高,死体积小,防漏性能好,安装便利,体形精巧,易于便携等优...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形水凝胶微颗粒合成的方法,第一级采用T-通道结构形成水包油的液滴,第二级采用流动聚焦结构形成油/水/油的双乳液。在紫外光照下,双乳液中间相聚合形成水凝胶微颗粒,外相和中间相界面的聚合反应被抑制,导致水凝胶未能包裹内相油核,形成了以内相油核为模板的水凝胶微颗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内相和中间相的体积流速比,形成一系列具有相似形貌的水凝胶微颗粒;通过控制单个双乳液内核的数目,形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晶粒微孔结晶硅酸铝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孔结晶硅酸铝的晶粒为针状,长度小于0.8μm,其化学组成以硅铝氧化物摩尔比表示为:SiO2/Al2O3=60~150;其X-射线粉末衍射花样为d值(nm),衍射相对强度(I/I0%):10.65±0.15,很强;5.37±0.12,中等;4.34±0.10,强;3.86±0.10,中等;3.66±0.08,很强;3.59±0.08,很强;3.4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低比表面积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是将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连续地通入微通道反应器,室温下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沉淀反应,反应后的浆料过滤得到滤饼,再将强碱溶液与滤饼混合制浆,浆料通入水热合成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产物经后处理得到氢氧化镁阻燃剂。本发明所得产品比表面积小、粒径可控、粒径分布窄;工艺流程简洁、过程能耗低、可快速工业化。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蜂窝状聚合物微球的方法,该方法为超声分散得到的初乳相(W1/O)作为被分散相,在连续相(W2)的作用下,形成芯片中的双乳相(W1/O/W2)液滴;溶解在内水相(W1)中的泡腾剂分解起膨胀作用,同时溶解在油相中的聚合物随溶剂的挥发而析出固化,沉积在内水相(W1)液滴模板外围,形成具有独特结构的聚合物微球。本发明设计并制作了基于液滴操控技术的微流控芯片,将该芯片应用于制备单分散、...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珠结晶核的成型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将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中加入溶剂,通过磁力搅拌,充分溶解,再缓慢冷却,形成低度的过饱和溶液,再用点珠工艺,将低度的过饱和溶液点在丝状电极上,形成晶核;最后通过原位定位,用喷墨打印机将陶瓷墨水喷打在丝状电极的晶核上,甚至利用滴管,滴加在晶核上,均能形成微珠,该方法利用亚稳状态中晶核形成的原理,制备晶核,操作简单,便于微珠成型,晶核材料无毒环保、并且软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微珠成型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陶瓷墨水过滤,灌注到储液瓶中,将储液瓶置于喷墨打印机中,利用压电效应和气压控制,将陶瓷墨水打印在丝状电极上,继而形成超微珠,并且形成的超微珠尺寸可控,多在35μm-150μm之间,并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