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作物遗传学 Nature Communications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064 秒)
大约5000年前,栽培大豆在我国黄淮海区域(北纬32-40度)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并应用了两个重要的控制大豆长童期性状的位点J和E6,进而使热带低纬度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得到了快速扩张。目前,巴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大豆生产国,同时来自于低纬度地区的大豆产量已经超过全世界大豆总产量的一半。然而,大豆是光周期极为敏感的典型短日...
2020年2月5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农学院胡凤益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功共同完成题为“Neo-functionalization of a Teosinte branched 1 homologue mediates adaptations of upland ric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陆稻在陆生适应性进化中的分蘖调控作用机制。
近日,郑州大学农学院李付广教授研究团队在棉花染色体研究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揭示了染色体倒位导致陆地棉群体分化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形式,于7月5日在线发表于《Nature(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樊龙江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以杂草稻群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及其群体遗传学分析,揭示了水稻去驯化过程遗传变化及其杂草稻环境适应的进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论文“Genom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local adaptation of weedy rice during de-domestication” (http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