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性科学 >>> 性生物学 性生理学 性心理学 性医学 性社会学 性伦理学 性教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性科学 艾滋病病毒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合作,通过将细胞疗法和基因组编辑相结合的技术,研究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新方法。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帕维尔·沃尔奇科夫称:“HIV新疗法是两个实验室的科学合作项目,一个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基因工程实验室,另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抗逆转录药物的普及,艾滋病病毒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司司长戈特弗里德·希恩沙尔认为,这一问题尽管目前并非很严重,但仍需要对之保持警惕。
德国科学家2010年12月22日宣布,他们发现一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可有效阻碍艾滋病病毒在早期感染者体内增殖,而副作用比现行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更小,并有助于研发其他抗病毒药物。
作为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防与研究国际基金会主任卢克•蒙塔尼耶2010年8月11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透露,经过系列抗逆转录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可通过一项探测致病源DNA诱发的电磁波技术,检测其体内残留的艾滋病病毒,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服用相关药物可消除其病根。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两种强力抗体,名为“VRCO1”和“VRCO2”,能够中和逾90%已知的艾滋病病毒(HIV)毒株(strain),防止病毒株感染人类细胞。这项新发现为改良HIV病毒疫苗设计和其它疾病的抗体治疗,带来突破性发展。
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利用基因技术成功遏制老鼠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这一方法为控制艾滋病病毒增殖提供了新思路。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010年3月18日宣布,该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合成了一种分子,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在细胞间传播。
艾滋病病毒一般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但美国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艾滋病病毒可在骨髓中藏匿,并伺机造成新的感染。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教授李太生与心内科曾勇等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健康人群更易发生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更容易发生如高血压、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威胁病人存活的血管疾病。但使用特定的鸡尾酒疗法方案可以改善、预防或延缓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010年2月最新出版的国际知名刊物《艾滋病杂志》上。
美国研究人员2009年12月6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帮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传播和复制的基因,这项成果将有望应用于开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或疫苗。
2009年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上海公布《2009年艾滋病流行报告》和《2010年艾滋病防治前景展望》,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在一项艾滋病病毒如何变异以应对免疫系统压力的研究中,美国埃默里大学疫苗中心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表明,艾滋病病毒能采取若干逃生路线,而不是以一个预定的路线来逃避免疫系统的压力,这意味着单一类型的中和抗体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此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09年9月份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杂志上。
这种“分子安全套”是由美国犹他大学的科学家设计的。如果它通过了临床试验,它将让女性可以保护自己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而无须她们的性伙伴的同意。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利用一种合成蛋白质成功阻断了艾滋病病毒对健康细胞的入侵。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研发出新的抗艾滋病药物。
一个由法国病毒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成功辨认出I型艾滋病病毒(HIV-I)的一个新变种,这种新的亚型病毒在基因构成上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十分相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