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白颈长尾雉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 采用无线电遥测的方法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5只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的活动区域进行了跟踪监测, 结合GIS技术和样方法分析其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海拔400–600 m为白颈长尾雉全年最适活动带, 其主要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秋季最高, 春季次之, 冬季最低。水源是其冬季喜欢...
2002年10月—2003年6月和2003年11月—2004年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GPS技术、SAW模型和样方法,对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扩散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白颈长尾雉在春季均存在持续约为16~23 d的扩散活动,其扩散直线距离在1.5~2.1 km。②扩散过程中白颈长尾雉对其运动路线存在选择性,在其扩散进入和未进入区域之间,草本盖度、乔木种数、灌木种数、灌木...
贵州雷公山亦有白颈长尾雉分布。
白颈长尾雉的饲育     白颈长尾雉  饲育       2008/3/13
1983年上海动物园饲养人员,用人工巢诱发野生经驯养四年的白颈长尾雉发精、交配。于3月8日开始产卵,得卵12枚。1984年同期又产卵29枚。卵平均重28克,46 X 33毫米。卵全部电孵,孵化温度38℃,相对湿度55—60%,孵化期24天。雏鸟用熟鸡蛋加玉米粉研成粉料及青菜开食。逐步增加昆虫、营养窝头、粟子、稻谷、麦子、高粱、玉米,四月龄后过渡到成鸟饲料。
白颈长尾雉          2008/3/13
白颈长尾雉分布于长江以南、北纬24一3l°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多栖于海拔300—800米的山谷林地内,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其最造栖息地.白颈长尾雉通常3—4只威小群活动,其活动以早晚为主,并形成两个日活动高峰。当然该雉的话动受到气候条件。食物基地、季节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髟响。由于褴捕乱猎和栖息地的破坏,白颈长尾雉的数量十分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
白颈长尾雉雏鸟生长及稚后换羽研究。
利用路线调查法,分别于1984、1993、2001年对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资源进行调查,掌握其分布的种群密度,同时结合社区采访,收集资料,了解影响白颈长尾雉种群变化的重要原因.调查取得的相关资料,将为今后开展白颈长尾雉种群保护和监测提供依据.
白颈长尾雉           2007/9/26
2006-7-12 14:31:00    别名横纹背鸡,属于雉科,学名为 Syrmaticus reevesii。 雄鸟全长约80厘米,雌鸟约50厘米。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蓝,具白色横斑和羽缘。飞羽棕色或浅栗色,杂有细纹。尾羽长,橄榄灰色,具多数栗色宽横斑,腹部为白色。嘴黄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