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包产到户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包产到户。1956年5月,中共永嘉县委在雄溪乡燎原社进行农业生产产量责任制的试验,由此在中国首创“包产到户”,这比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了二十多年,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永嘉包产到户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农业集体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作出了贡献,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全面发动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研究中国的“包产到户”,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能绕开浙江永嘉。...
在我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已经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中,农业生产连续上了几个台阶,长期困扰我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从199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现持续过剩,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民收入进入低速增长期,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增加农民收入成了近几年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们千方百计在为增加农民收入寻找灵丹妙药,目前开出的药方有:减轻农民负担、调整...
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     包产到户  农村  改革       2009/6/4
包产到户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三起三落, 最终获得合法地位, 并对我国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的第一声号角,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 也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包产到户为人们提供了很多启 示: 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全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同时,安徽正在进行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包产到户。这件事情发生在1978年秋天和1979年全年。在真理标准讨论中,各地省委书记都有表态,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同志表态的时间并不早,但实际上却做得最好,就是因为他在安徽积极支持了“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在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夭折的原因,除了指导思想“左”的错误造成外,从理论角度分析,包产到户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相应的支撑;从经济角度分析,包产到户有悖于当时国家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从领袖个人因素分析,包产到户也没能得到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认同。多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交错和互相影响,使得包产到户这种适合国情的农业经营方式没能在新中国初期得以推广。
孙泽学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30079)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内容提要:上世纪70年代末发轫的农村经济改革,是党和政府为克服传统体制弊端,进行体制创新的重大攀措。农村改革初期,围绕着“双包制”展开了激烈交锋。本文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从政策层面,探讨1978—1984年农村改革之中央、地方、农民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农村经济改革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互动关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