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经济学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水利经济学 长江经济带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147 秒)
基于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并进一步通过分解ML指数和测度投入产出冗余率分析引起效率波动的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效率未达到有效水平,区域化差异显著,呈现下游大于中游大于上游的格局,且下游区域生态效率水平远高于中游和上游;浙江省、上海市生态效率达到DEA有效;资源冗余情况大体和生态效率呈负相关,环境污染是效率损失的首要...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区域差异,利用灰色关联度进一步分析两者关联性。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下游大于中游大于上游;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结构子系统对水资源环境系统影响最大,水资源环境抗逆指数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系统关联最大。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进步,而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及对水环境的破坏。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STIRPAT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长江经济带整体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存在着倒N型关系,长江上游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工业废水...
根据“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面板数据,运用LMDI-Tapio两阶段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增长与用水量脱钩状态变化,通过分解脱钩指数探究脱钩状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对比两个时期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用水量在“十一五”期间处于弱脱钩状态,在“十二五”期间处于强脱钩状态;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游经济区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长江上游经济区一直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影响用水量的四大效应中,强度...
长江经济带107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方法对2005—2016年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建立广义系统GMM估计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而言,城市生态效率存在正向时间滞后效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流域间差距逐步缩减,部分区域空间集聚态势加强,长江三角洲、成渝等地“高-高”集聚特征明显,而南昌、贵阳等周边地区负向集聚效应显著;产业升级的二维指标对生态效率存在异质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