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能源科学技术 储能技术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16 秒)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通过不同价态的金属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具有本质安全、设计灵活、成熟度高的特点。该技术是双碳战略下国家电力系统长时储能领域首选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新一代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示范”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对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而电极系统作为钒离子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媒介,其传质特性与活化特性直接决...
电池储能技术使人类能够将电能像粮食一样储存起来并在生产、生活中随取随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先进储能技术的支撑。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开发的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该项目由此荣获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3年2月2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启动会在溧阳顺利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责任专家有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教授级高工来小康、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仲勋;咨询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022年5月24日下午,西安交大召开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研讨会。党委书记卢建军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何雅玲,副校长别朝红参加会议。
2022年4月26日,浙江大学新能源与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简称新能源中心)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线上开展了储能相关技术交流与对接。比亚迪电科院院长尹雪芹、研发总监曹虎,浙大新能源中心主任陈敏教授,万灿、杨永恒研究员等参加了交流。
2022年4月1日上午,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国忠及榆能集团一行来校洽谈合作,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会见王国忠及榆能集团一行,平台联系人、教务处副处长兰剑,以及储能平台相关教师代表参加座谈。
2022年2月23日上午,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启动暨高峰会议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本次会议以“服务双碳战略,产教融合创新”为主题,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储能平台建设方案、路径,共探储能前沿技术,共创储能技术产教融合新未来。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启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标志着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2022年2月23日下午,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研讨会在创新港涵英楼13002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服务双碳战略,产教融合创新”为主题,旨在凝聚合力,联合育人、联合攻关,推动储能技术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代表、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代表、教务处、科研院、平台各分中心负责人等70余人参会。与会人员围绕储能前沿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校企联合育人等议题进行充分研讨,企业代表们踊跃发言,积...
能源俯拾皆是,能源供应却依然告急。广袤的西北地区蕴含大量“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然而这些能源与处于用能中心的城市往往距离过远。当前,实现能源的远距离输送似乎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选择。长久以来,输电线路和电站充当着能源“搬运工”,但总有难以跨越的沟沟坎坎。为了实现更灵活的电力供给,科研人员希望在能源收集和利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新储能方式。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先锋团队...
为推动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储能领跑者联盟承办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技术标准体系讨论会,于2021年10月10日在无锡君来世尊酒店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浙能技术研究院电化学储能首席科学家马福元,南京工程学院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刘海涛等储能领域专家参与本次讨论。
储能技术的复杂性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储能方案成本评估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储能方案成本评估需要基于平准化电力成本,即对储能技术每单位放电电量的成本进行量化。本文针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磷酸铁锂电池储能3种大规模储能应用系统,结合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分析,计算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为不同储电方案的成本评估提供了客观统一的标准,可以帮助指导储能系统的发展和革新,确保储能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具备最佳的经...
2021年4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物理储能技术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科学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作为物理储能技术的国际论坛,汇集国际上先进物理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专注于物理储能技术的相关人士开展交流,设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储热技术论坛及飞轮技...
作为同样可调可控的稳定低碳电源,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与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的成本竞争性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学习曲线模型比较了二者平准化度电成本(CLCOE)在2020—2030年间的竞争性变化,也进一步厘清了弃风弃光省份中二者的CLCOE水平。
近日,由我所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采用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可焊接全钒液流电池(VFB)技术集成的8kW/80kWh和15kW/80kWh储能示范系统,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成功投入运行。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电池系统模块、电力控制模块以及远程控制系统组成,系统设计额定输出功率分别为8kW和15kW,额定容量均为80kWh。此外,该电池系统还与太阳能光伏装置配套,作为项目现场机房重要...
储能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北美、欧洲各国为了促进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并实施了许多鼓励性政策和补贴。中国储能领域的技术、市场、政策、立法、标准、监管等产业基本要素尚不成熟,如何促进国内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思考。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储能产品与服务将全面覆盖交通、建筑和工业三大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技术将成为主流储能技术,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能源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企业的基本配置,与储能相结合的电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