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能源科学技术 储能相关记录295条 . 查询时间(0.547 秒)
2020年12月11-13日,“第七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山东淄博召开。会上,由研究所硕士生李瑞民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风光互补系统中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储能科学与技术》, Vol 8(3): 512-522, 2019)被评为2018-2019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储能科学与技术》“高被引论文”,研究生指导老师为陈海生研究员与张新敬项目研究员。该论文介绍了混合储能与微电网集成应用...
近日,由我所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采用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可焊接全钒液流电池(VFB)技术集成的8kW/80kWh和15kW/80kWh储能示范系统,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成功投入运行。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电池系统模块、电力控制模块以及远程控制系统组成,系统设计额定输出功率分别为8kW和15kW,额定容量均为80kWh。此外,该电池系统还与太阳能光伏装置配套,作为项目现场机房重要...
2020年12月6日,中国石油大学举办全国储能学科前沿学者论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中石大校长张来斌、副校长李根生,以及来自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的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苏义脑院士、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北京大学张锦院士等10余位储能学科领域专家作专题报告。中石大校长助理刘植昌主...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邸江涛研究员等与佐治亚理工学院Ching-ping Wong教授合作,设计并制备了锌掺杂氧化铜纳米线(Zn-CuO)三维阵列结构,为电化学活性物质MnO2提供导电支架,获得高负载的MnO2纳米片材料。将生长在铜线表面的Zn-CuO@MnO2材料用于同轴非对称纤维型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获得了高的比容量及宽的工作电压窗口。相关成果以“Atomic Modulation 3D Co...
储能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北美、欧洲各国为了促进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并实施了许多鼓励性政策和补贴。中国储能领域的技术、市场、政策、立法、标准、监管等产业基本要素尚不成熟,如何促进国内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思考。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储能产品与服务将全面覆盖交通、建筑和工业三大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技术将成为主流储能技术,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能源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企业的基本配置,与储能相结合的电力...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吴贤文、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向延鸿和朱岭三位博士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今年是学校第二次作为协办方参会。会议在浙江德清县举行。吴贤文主持“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回收利用”第八分会场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就水系锌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储能机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以及其本人有关水系锌离子电池的课题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研究员课题组成功开发新型光热相变储能微胶囊。相关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影响因子15.84。论文共同第一...
2020年10月10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委会联合电力系统专委会、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研讨会。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剑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吴云喜,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陈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务副院长)王继业和来自电力主管部门、发电集团、电网企业、电力行业协会及储能...
2020年9月25日,全国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建设论坛在我校举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近30所高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近20家能源电力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我校校长杨勇平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建设储能专业学科是一项涉及多学科、跨领域汇聚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主体作用,还需要政产学研用各方汇聚...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副市长崔述强、隋振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本次奖励大会获奖奖项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人物奖11项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成果奖154项,其中成果奖包括自然科学奖1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1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7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93项)...
近日,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张明教授课题组在ACSNano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Sulfur-Rich (NH4)2Mo3S13as a Highly Reversible Anode for Sodium/Potassium-Ion Batteries”。博士生丁双双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明教授为通讯作者。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其成本低和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已成为了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能量存储装置。但是,...
2020年8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储能技术国际论坛(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在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北京工业大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作为储能技术的国际论坛,汇集国际上先进物理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专注于储...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是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系统的主要热危害,国内外学者都对此予以广泛关注。当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热失控的主要滥用条件包括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等,上述滥用条件可能会导致电池中的内短路(ISC)产生并导致温度快速升高,然后引起热失控。此外,当电池内部的温度足够高时,即使不发生ISC,由于正极和负极材料之间的化学串扰,高温下仍可能发生热失控。
2020年8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PES)中国区技术理事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IEEE PES中国区名誉主席薄志谦、IEEE PES中国区技术理事会主席董旭柱、电工所副所长宋涛、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张丽英先后致辞。IEEE PES候任主席卞建华女士通过视频致辞。三位相...
2020年8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的2020储能国际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聚储能十年之势、创产业十四五新机”为主题,以技术创新、机制建立、市场推进为理念,立足当下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和市场热点,为推动储能市场机制建立献计献策,促进我国储能产业长足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