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 缺陷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心理学 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19 秒)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力研究组开展了一项研究,在1140名成人地震幸存者中,检验了OXTR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53576位点的主效应,及其与创伤暴露的交互作用对PTSD总体症状及各个症状簇严重程度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遗传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昆林与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力研究组合作,在1132例中国地震幸存者(女性772例,男性360例)中对四个HPA轴基因(ADCYAP1R1、FKBP5、CRHR1和CRHR2)的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了基因分型,使用PCL-5测量PTSD的症状严重程度。
2013年公布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DSM-5)基于实证研究与临床经验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临床症状标准进行了多项修改,由此引发了研究者关于PTSD临床症状结构的新一轮探讨。PTSD的临床症状表型之所以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它是准确界定PTSD的关键;而对PTSD的准确界定又是进一步揭示PTSD的...
儿童青少年在经历重大的创伤性事件后可能会发展出各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虽然大部分个体的PTSD症状会在事件后随时间逐渐消退,但仍有一部分个体的症状在创伤后六个月之后仍维持着较高的水平,表现出慢性的PTSD症状。鉴别PTSD症状的维持因素一直是针对慢性PTSD的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抑郁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最常出现的两种心理问题。已有研究发现,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会呈现不同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状共存模式,即低症状、PTSD症状为主、抑郁症状为主以及PTSD合并抑郁症状。理解创伤后症状表现模式异质性的生物学基础,对于创伤相关心理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后期精准化干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大量传统的PTSD的心理病理学研究是以潜变量模型为基础,通过因素分析等方法考察PTSD的潜在症状维度结构,并探究这些不同症状维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其它心理健康因素的关联。随着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被引入心理健康研究领域,近些年出现了大量针对PTSD症状网络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是控制包括恐惧学习在内的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系统。HPA轴功能障碍已在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如重性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被反复报道。HPA轴受一系列激素和蛋白质调控,其中FK506结合蛋白5(FKBP5)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调控HPA轴活动的两个重要因子。HPA轴的神经遗传学研究有助于了解应激反应和应激相关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尽管...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执行功能损伤(Executive dysfunction, ED)均是个体经历创伤应激事件后常见的负性心理反应。理解这二者的关系对解释PTSD的心理病理过程和开发有效针对于PTSD的干预手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尽管目前已经发表了大量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但研究结...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建新研究组及其合作者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转化分析等方法,在1278名亲历地震的青少年中考察了震后2.5至3.5年间基于症状表现形式的PTSD潜在组别、组别转化模式以及恐惧性与痛苦性心理障碍对组别转化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时间点上,最优拟合模型均由高症状(High Symptom)、再体验/高警觉症状(Re-experiencing/Hypervigilan...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晶研究组、张建新研究组,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Miranda Olff合作,基于对生物信息学技术和PTSD表型研究的积累,对PubMed、PsychINFO和 PsychArticles三个数据库的1762篇文献初步筛选,最终选取105篇文献进行信息挖掘与整合。研究人员根据这些文献数据,首先对每一个变异位点和基因进行基本的功能注释;其次,根据已报道的显著易...
自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简称DSM-IV)公布以来,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临床症状表型的争议一直存在。PTSD的临床症状表型之所以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它是准确界定PTSD的关键;而对PTSD的准确界定又是揭示PTSD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发展PTSD的诊断标准与评估工具以及完善PTSD的预防...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抑郁的高共病率及共病带来的不良临床后果使其成为心理障碍评估、诊断与治疗的一大挑战。虽然有研究表明PTSD与抑郁共病的原因可能在于二者属于单一的、一般性的创伤后应激反应,但考虑到二者在理论构念、症状模式、信息加工及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有研究者指出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并通过研究予以了证...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灾难后常见的心理病理问题, 灾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追踪设计, 历时2年对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地区1573名青少年进行3次测查, 考察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不同类型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与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存在不同的作用关系; 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高情绪刺激引起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闯入、闪回、病理性重复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等症状严重损害其认知功能。PTSD患者记忆形成了情绪网络。情绪记忆具有强烈、持久的特点, 在记忆中具有优势地位。回顾PTSD患者情绪记忆优势的行为及脑成像研究发现, PTSD患者情绪记忆优势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需进一步探讨。
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资助,据中科院心理所承担的“灾后应激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子课题组王力等人的研究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在汶川地震灾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患,且随着灾难暴露程度的增加,PTSD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高。相关论文已被国际创伤应激研究学会(Inter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