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蟾蜍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068 秒)
Mest基因是一种印记基因,在人、小鼠以及其他的哺乳动物和有花植物中都有研究报道。为了更好地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进化特点,利用RACE法获得了中华大蟾蜍Mest基因(BgMest)的cDNA全长序列(1 325 bp),它包含一个完整的ORF,可编码326个氨基酸的多肽(GenBank登陆号:ABQ10905)。多肽链中包含一个典型的α/β水解酶折叠结构域,其在氨基酸水平上与热带爪蟾和一些哺乳动物分...
微波辐射对中华大蟾蜍各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中华大蟾蜍的捕食习性和防治麦粘虫的初步观察。
中华大蟾蜍捕食花生害虫的调查。
贵阳地区菜地内中华大蟾蜍食性分析及捕食观察 。
本文分析了大蟾蜍冬眠前,冬眠期和冬眠后三个不同时期血清皮质醇,血清T4和血清T3含量的变经并与同期血糖水平和肝糖元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清皮质醇在冬眠期呈显著下降趋势,冬眠后又明显回升,血糖浓度的变化也表现出这种;血清T4在冬眠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冬眠后又降回皮冬眠前的水平上;血清T3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肝糖元含一则一直保持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此外,本文不上述变化的生理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摘要在130只中华大蟾蜍中有17只个体(战13%)在第6染色体的随体部位出现了巨大随体。它们的大小在个体之间有显著的不同。这些大随体是额外增加的染色体,在染色质的性质上不同于次缢痕,也没有rDNA的转录活性。这些额外增大的随体与性别、年龄、季节和表型都没有相关的联系,并且以简单的孟德尔方式遗传。
摘要中华大蟾蜍的性染色体可能是第10对染色体,其类型为ZW。第10对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的区域被认为是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它们是晚复制的,并相当于C带区域。在复制的晚期阶段,雄性个体的两个特定区域是同步复制的,而雌性个体却是不同步复制的。
摘要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的C带和BrdUrd-Hoechst-Giemsa复制带,并以中华大蟾蜍为代表确立了两栖类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方法。BrdUrd-Hoechst-Giemsa技术在两栖类的中期染色体上能显示可复重的复合带型。用这种方法我们鉴定中华大蟾蜍蜍第10对同型染色体为ZZ/ZW型性染色体,所有雄性动物两个Z染色体的复制型...
对以花背蟾蜍作母本、中华大蟾蜍作父本的受精卵从受精后10分钟到180分钟期间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受精卵与花背蟾蜍本种受精卵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在18-20℃室温下人工受精后20-30分钟精子入卵;60-70分钟雌雄原核形成,80-100分钟雌雄原核相互移近相结;110-140分钟,雌雄原核结合,形成合子核;150-180分钟首次卵裂中期图形建成。整个受精过程中,实验组比对照组落后20分钟...
摘要 应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坐骨神经干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进行胁迫处理,草甘膦有效成分经由皮肤进入蟾蜍体内而作用于神经系统,利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草甘膦胁迫下中华大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的应激反应时间、动作电位幅度和冲动传导速度,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溶液浓度的升高,中华大蟾蜍坐骨神经干接受刺激...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星、苯磺隆、使它隆和乙草胺单独及联合作用时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4小时时,单独作用的除草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微核率及核异常细胞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而且,在一定的浓度下各指标分别有高峰期,其中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微核率与除草剂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四种除草剂联合作用的微核率等指标反...
报道了中国林蛙蝌蚪(Rana chensinensis) 和大蟾蜍蝌蚪 (Bufo gargarizans) 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最适温度、 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将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分别在5、15和25℃ 3个不同温度下驯养3周,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2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经过在5、15和25℃ 3个温度下的驯化,中国林蛙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1...
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研究了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发现在蟾蜍卵母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有四种类型的酶谱。分析了这四种类型酶谱出现频率与卵母细胞发育时期的关系,发现在卵母细胞形态变化最显著的时期,卵的LDH特征酶谱类型也有显著的变化。
摘要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刺激下所引起的转化,并初步查晨了转化的淋巴细胞的S期、G2期所占时间。用氚标记放射自显影手段测定了细胞的转化率。用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的方法决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鲜血液中有0.1—0.2%的白细胞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培养3天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为14.8%,第5天达48%。培养的第6天有6—10%为第2次分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