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地球相关记录1968条 . 查询时间(0.562 秒)
2022年3月25日上午,所党委组织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部署2022年党建工作任务。党委书记张小雷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所党委委员、所属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张小雷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干部工作五个方面解读了2022年所党委工作要点,并就“基层组织建设见成效”活动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进程,二次污染物逐渐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大气污染呈现颗粒物与臭氧(O3)复合污染特征。关中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人口聚集地,近年来O3污染已成为影响本区域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中地区缺乏系统的O3污染形势梳理,缺少区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其他O3前体物的整体观测,从而制约了对O3污染形成机制的深入理解。
氧,作为生命生存的关键物质,是维持地球宜居环境的必要条件。大洋板块的俯冲携带了大量硫、铁、碳等氧化还原敏感的变价元素进入地球内部,驱动着地球表面与地球深部之间的氧循环,控制了地球历史时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对于宜居地球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弧火山岩比洋中脊玄武岩更为氧化,然而其氧化的成因是“幔源”(俯冲板片对地幔楔的物质贡献)还是“壳源”(地壳演化过程的影响)存在极大争议,也是国际前...
2022年3月10日下午,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为表达“娘家人”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和关爱,北京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雅君一行等4人在原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现北京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静的陪同下,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走访慰问副所长底青云院士。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小雷和人事处兼妇委会负责人全程参与。
临近空间大气同时受到来自上方的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影响,以及来自下方的地形、天气活动、重力波的影响,所以临近空间大气表现出非常复杂且多样的变化特征,临近空间大气密度作为表征临近空间大气的基本参数,可用于深入了解日地关系和圈层耦合的物理机制;另外,临近空间大气是空天飞行器的通过区域,临近空间大气密度的准确测量影响着空天飞行器的精密定轨、变轨控制、空间碎片的碰撞规避以及再入飞行器的返回控制等,因此临近...
近日,刘光鼎地球物理科学基金会和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委员会公布了第十二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任志明副教授名列其中,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获得该奖。
核电厂厂址地震适应性评价是核电工程安全审评的重要内容。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厂大多位于坚实和稳定的沿海基岩场地,随着核电工程建设发展,沿海基岩场地逐渐成为稀缺资源,核电厂选址不可避免面临非基岩场地。随着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海外核电项目也面临此类问题。地震是影响核电工程安全的主要外部威胁,探究非基岩场地上核工程结构的地震安全问题已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非基岩场地对核岛结构地震安全性影响...
近断层区域是地震防御的重点区域。中外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经验反复表明:工程结构地震破坏和重大人员伤亡往往位于近断层区域,这是与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其破坏作用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团队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和地震行业专项等资助下,针对近断层强地震动特性及其破坏作用,开展一系列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并被大量引用。多项重要成果已用于核电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其形成和演化改变了亚洲地貌和水系,影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因此,其隆升历史和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具有2大突出特征,一是高的海拔,二是异常平坦的地貌(图1)。虽然目前对于高原局部隆升以及地壳增厚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对于高原平坦化的深部机制却鲜有研究。由于自始新世以来,高原内部的剥蚀速率极低,因此理论和数值模拟倾向平坦高原的形成可能与深部地壳的...
2022年2月28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从30项候选进展中脱颖而出。根据得票高低,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
2022年2月15日,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漠河国家站”)召开了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用现场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赤院士、副主任潘永信院士,全体委员,院科发局野外站主管,科研技术骨干和相关管理人员共50余人参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进辉研究员和魏勇研究员出席了会议。
气象观测显示,台湾降水随着全球变暖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呈下降趋势。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台湾降水减少趋势是否与全球升温有关。中科院地环所树轮实验室利用树木年轮宽度和稳定氧同位素指数重建了台湾1259-2006年降水变化历史(图1),该重建序列可以反映东亚低纬度地区的降水变化。
2022年1月25日,应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颙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白与黑-页岩气革命、大与小-宜居地球、新与旧-传统学科和新的生长点”的主题报告。院长罗志强,副院长王勇、倪四道以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学生60余人听取了报告, 报告会由孙和平院士主持。
北京时间2022年1月26日7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上海技物所研制的1台双圆锥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正常,各项性能满足任务要求。
中科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月19日上午在地3楼报告厅召开了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用现场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王水院士、石耀霖院士、涂传诒院士、杨元喜院士、武向平院士等顾问委员会成员和徐义刚院士、窦贤康院士、潘永信院士、周忠和院士、孙和平院士、张荣桥总师、倪四道教授、张可可教授、张铁龙教授、傅绥燕教授、曹晋滨教授、张毅刚研究员、林杨挺研究员、刘立波研究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