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震构造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62 秒)
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1次MS7.0地震。震后的野外地质调查没有发现同震断层破裂带;初步认为发震断层是1条隐伏的活动断层。文中根据九寨沟小震重定位结果,基于SKUA-GOCAD软件平台对发震断层进行三维模拟和刻画,初步给出了发震断层的三维模型。发震断层三维结构显示九寨沟主震发生在断层面弯折部位,这与1973—1976年松潘强震序列的断层几何结构相似,表明强震活动可能与断层面的非均一...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是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构造活跃的断裂之一,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且部分断裂被证实在1609年M7 1/4红崖子地震中发生破裂,但复杂的地表破裂特征所反映的深部发震构造样式还不清楚。因此,文中选取了佛洞庙-红崖子断裂东段胡家台背斜区及附近多组活动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分GPS对变形的河流阶地、洪积扇等进行测量,并对背斜核部出露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测,获得了不同类型构造...
1954年7月31日,在甘肃省民勤县东南部发生了1次7级地震,震中处于青藏高原NE向挤压阿拉善地块的前缘部位,构造活动强烈。由于此次地震的记录、地表地质调查和其他研究资料都较少,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以及孕震环境还有诸多不确定。为研究这一地区的深部构造,在古浪8级地震区的大地电磁剖面北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密测量,共获得了28个测点数据。文中利用先进的处理与解释技术对这些数据做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的深...
以石油物探资料为依据,对鲁西北地区的地震构造地震活动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梳理。对鲁北地区的无棣-益都断裂是否延伸到东营凹陷,以及惠民诸城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和控震构造的关系等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这对认识和评价鲁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和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至关重要。
西秦岭造山带与南北地震构造带接触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转化的接合部位之一.本文介绍了分别位于该区106°E东、西两侧的LMS-L3和DBS-L1两条大地电磁剖面的探测结果,两条剖面分别跨过了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的青川段和宁强段.采用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分解技术对两条剖面上各测点的电性走向、二维偏离度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采用NLCG二维反演方法对TE+TM模式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数据进行了...
华北克拉通从稳定到破坏的演化过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记录了构造块体现今及构造历史时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信息,但传统的方法仅用剪切波分裂研究获得的各向异性结构存在着垂向分辨率较差的问题。利用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不仅可以得到地球深部速度分布,而且能获得有深度分辨率的各向异性结构分布。
利用山西1981—2001年模拟观测台网和2002—2008年间数字地震台网的震相数据,采用绝对定位方法和双差相对地震定位方法对山西及其周边地区中小地震进行了精确重新定位.结果表明: (1) 重新精确定位后,震中水平误差≤5 km的地震由原来65.8%提高到86.2%;7498次原始无震源深度的地震取得了深度结果.(2)精确定位后震中分布格局与原始结果相比变化不大,绝大多数地震集中在中部断陷盆地带...
利用山西1981—2001年模拟观测台网和2002—2008年间数字地震台网的震相数据,采用绝对定位方法和双差相对地震定位方法对山西及其周边地区中小地震进行了精确重新定位.结果表明: (1) 重新精确定位后,震中水平误差≤5 km的地震由原来65.8%提高到86.2%;7498次原始无震源深度的地震取得了深度结果.(2)精确定位后震中分布格局与原始结果相比变化不大,绝大多数地震集中在中部断陷盆地带...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7.8级地震、2008年3月21日于田7.1级和5月12日的汶川7.9级地震,全部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构成新的地震活动组.昆仑山口和汶川地震分别位于巴颜喀拉活动地块的北部和东部边界,于田地震发生在该地块的西端.GPS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该块体整体向东运动.发生在块体不同部位的昆仑山口、于田和汶川3次大地震震源机制类型体现了巴颜喀拉块体活动力学的一致性.汶川主震和强余震发...
综合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和震后应急地震观测台站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重新定位,并对汶川地震地震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序列从彭灌杂岩南缘开始破裂,主震及其余震破裂带长约350 km,在大部分区域宽约20~30 km,其宽度和空间形态沿破裂带显示了强烈的分段和非均匀特征.坚硬的彭灌杂岩对余震的非均匀性分布和汶川地震复杂的破裂过程起到了...
2005年九江地震是“相对弱地震活动区”的一次中强破坏性地震. 对该地震发生的新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 认为震区处于两大构造单元的边界带, 具有发生中强地震构造背景. 野外观察并结合地震现场考察的结果显示, 地震可能与瑞昌盆地西北边界发育的一条NE向断裂带有关. 从丁家山-郎君山断裂对地貌和第四纪地层的控制、地质剖面、ESR年龄等方面对这一盆地边界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认为该断裂在地表...
以雷波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合探槽技术以及年代测试结果,获得了有关马边地震构造带最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性质的初步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马边地震构造带内的雷波地区存在一条北东东向雷波断裂带,它断错的最新地层时代在40ka左右,属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在活动性质上,为一条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的断裂。北北西向玛瑙断裂在第四纪风化壳中存在两次突然位错事件,在剖面上的错距分别为0.5m和>0.7m;最...
综合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和震后应急地震观测台站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重新定位,并对汶川地震地震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序列从彭灌杂岩南缘开始破裂,主震及其余震破裂带长约350 km,在大部分区域宽约20~30 km,其宽度和空间形态沿破裂带显示了强烈的分段和非均匀特征.坚硬的彭灌杂岩对余震的非均匀性分布和汶川地震复杂的破裂过程起到了...
对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小尺度拱弧反射的标定表明, 由于地壳中存在基性岩体或其他侵入体是常见的现象, 上拱弧形反射是常见的, 并不都属于多重地震拱弧构造. 多重地震拱弧构造由多个上拱弧形反射组成, 至少有两个拱弧反射同时在上地壳和下地壳出现. 在上地壳弧形反射体附近有侵入体伴生, 这些侵入体(其中包体除外)的稀土元素分布无明显的负铕异常. 根据典型地震剖面的分析, 目前至少可识别出以下3种类型的多重地震...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段内研究区一些断层间除地震活动表现出相互呼应关系外,其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曲线相似,相关系数高,说明热红外信息与地震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