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电解液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469 秒)
近日,程俊课题组采用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和基于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盐包水电解液电化学稳定性,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witching of Redox Levels Leads to High Reductive Stability in Water-in-Salt Electrolyte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
当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正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使用高比能正极材料(如NCM811)以及提高电池工作电压(>4.2V),是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碳酸酯基电解液无法适配高压电池体系,同时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发生各种副反应,最终导致体系劣化、容量衰减。
钠离子电池作为下一代的可充电电池,具有资源丰富、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在电池体系中,电解液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电池性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根据溶剂的不同,电解液通常分为酯类和醚类两大类。
近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多年研究积累(Nat. Commun., 2017,8, 2188. Energy Environ. Sci., 2018, 11,3212-3219. Energy Storage Mater., 2019, 18, 253-259.)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超级电容器中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离子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Ion Regulati...
锂金属负极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低的电化学电位(-3.04 V vs. 标准氢电极)和低的密度(0.59 g cm-3)而备受广大研究学者的青睐,成为新一代极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商业有机电解液在锂金属表面形成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以及锂枝晶和死锂的生成,会持续消耗电解液,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E01组岳金明博士生在索鎏敏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以浓度为核心变量,采用磷酸钒钠正极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盐浓度抑制电极溶解机制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超高盐浓度Water-in-salt电解液中,电极材料溶解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磷酸钒钠正极结构稳定性大大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31 m WIBS体系中在低倍率0.2C...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联合重庆理工大学周志明教授,采用高浓度电解液策略显著提升了双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Concentrated Electrolyte towards Enhanced Energy Density and Cycling Life of Dual-Ion Battery"(高浓...
锂离子电池早已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设计出更加安全、高性能的锂电池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在固液界面上会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称为固体―电解液界面(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层。研究人员发现SEI层决定了大多数电池的性能,但人们对于SEI层的结构和性质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
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超高的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但是其功率密度较低。通常的方法是对碳材料的孔径/结构进行优化或与赝电容材料复合以提高碳电极的容量,但是这会降低电极的振实密度、牺牲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与开发先进的电极材料不同,在传统的惰性电解液中加入可溶的氧化还原活性物质是一种新兴的提高电极容量的方法。
最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平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黏土矿物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锂皂石含有丰富的O活性位点和Li+,还具有独特的片层结构和较大比表面。锂皂石首次被应用到锂硫电池中,用于抑制聚硫化物穿梭,并提高隔膜的Li+电导率。研究表明,该黏土矿物超亲电解液隔膜对聚硫化物穿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Li+电导率、快速的Li+转移、超亲电解液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将其应用于锂硫...
2018年7月2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影响因子46)在线发表了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曹余良教授团队关于非燃磷酸酯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论文题为Non-flammable electrolytes with high salt-to-solvent ratios for Li-ion and Li-metal batteries(《高摩...
在亚硫酸酯基团的基础上引入苯环,设计并合成了3种环亚硫酸甘油酯衍生物[双(1,2-环亚硫酸甘油酯)对苯二甲酸酯、三(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三甲酸酯和四(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四甲酸酯],通过倍率充放电、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研究了这些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探讨一种新型磺酰亚胺锂盐(三氟甲基磺酰)(全氟丁基磺酰)亚胺锂{Li[(CF3SO2)(n-C4F9SO2)N],LiTNFSI}的碳酸丙烯酯(PC)电解液的电导率、耐氧化性及基于该电解液的LiNi0.5Mn1.5O4|Li电池循环性能和自放电行为.结果表明,1.0 mol/L LiTNFSI-PC电解液的室温电导率适中,氧化电位较高,并且基于该电解液的LiNi0.5Mn1.5O4|Li电池表现出...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环和环状碳酸酯的有机分子双(2,3-环碳酸甘油酯)对苯二甲酸酯、三(2,3-环碳酸甘油酯)均苯三甲酸酯和四(2,3-环碳酸甘油酯)均苯四甲酸酯,采用倍率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这些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设备等领域。但随着锂离子电池逐渐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 锂的需求量逐年快速增长,而锂的全球储量有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严重制约了我国低成本、高性能储能器件领域的快速发展。钠元素由于具有和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其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使得基于钠离子的二次电池体系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