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反演相关记录53条 . 查询时间(0.121 秒)
近几十年来,在污水排放、营养盐富集、围湖造湖、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的协同影响下,我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趋势迅速加剧。磷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限制生长的营养物质,是80%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监测和控制湖泊总磷(TP)浓度。由于TP是非光学活性参数,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对湖泊和水库中的TP遥感反演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提高温室气体浓度反演精度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加快温室气体垂直柱浓度反演速度的方法
陆面蒸散发(ET)是水循环的关键一环,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陆面蒸散发量的遥感反演及时空格局》通过收集和处理中国陆地区域的气象、遥感数据以及土壤、植被等多源数据和地面验证资料,改进了一层定量遥感模型,估算了中国1991年、1995年、1999年三期陆面蒸散发量,并侧重探讨了遥感模型中相关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各年蒸散的时空格局以及影响因子的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2023年2月24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大气光学中心朱文越团队崔生成副研究员课题组为了研究沿海地区气溶胶消光吸湿增长特性,分析了我国典型沿海城市青岛的局地气溶胶特征,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Remote Sensing上。
青藏高原对地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影响。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敏强副研究员、蔡兆男副研究员及合作者利用Bruker EM27/SUN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在格尔木气象局(36.42oE,94.91oN,2808 m)开展了地基遥感观测实验,分析了CO2、CH4和CO柱浓度变化,并对TROPOMI/S5P卫星进行了误差验证研究。该工作近期发表在Advances in Atmos...
逃逸层温度是高层大气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对高层大气的研究和模式的改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逃逸层中性大气温度很难探测,数据匮乏。以前的研究主要通过其他参数如中性和等离子体参数来反演逃逸层温度,其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式信息。
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由于青藏高原地理范围和位置的特殊性,其通过热力反馈影响到亚洲季风环流,从而影响亚洲东南部大范围气候系统,与我国以及南亚地区生命、生产和生态安全具有密切关系。在青藏高原历史气候变化特征方面的研究中基于代替材料反演的历史温度数据较为丰富。但是,有关降水历史变化特征方面的数据几乎没有报道,限制我们评价当前降水...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科研团队在重霾环境下地基多轴差分光学吸收光谱(MAX-DOAS)观测气溶胶和二氧化氮立体分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基于辐射传输模型模拟评估不同气溶胶条件下MAX-DOAS廓线算法反演气溶胶和痕量廓线》为题发表于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陈光华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施东雷基于高分辨率的WRF模拟资料,利用分块PV反演算法对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RI过程和双暖心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利奇马在RI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双暖心结构,两个暖心分别位于对流层中层和对流层顶附近。利用静力平衡方程诊断表明,中、高层暖心对利奇马中心气压降低的贡献约为1:2。
2021年4月8日-9日,由我校应用气象学院肖薇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全球温室气体天空地立体化观测与反演”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宁顺利召开。项目责任专家中国地质大学王力哲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镜明院士,特邀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南京大学居为民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良云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海...
气溶胶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微米的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大气发生污染时,常见的气溶胶类型有沙尘、雾霾等。气溶胶颗粒有粗细之分,细粒子因较容易进入人体而备受关注,空气质量参数PM2.5即为近地面细颗粒物干物质的质量浓度。地面的监测仪器可以获得气溶胶多参数的高精度观测结果,但地面观测站仅散布在若干点位,不能实现大面积观测。卫星遥感在太空可以实现全球的大范围气溶胶观测,服务于环境监测和全球气候变化...
近日,天津市气象局通过开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黄渤海海雾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实现FY-4A垂直探测仪反演系统本地化应用,提升了海上高空大气观测能力。
氨在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最主要的碱性气体,它在大气中可与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等二次气溶胶,是雾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成分。虽然氨在大气中可以中和酸性物质,起到调节pH的作用(如,缓解酸雨),但氨气及其反应产物铵盐还可以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到达地表,引发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甚至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控制氨气排放不仅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是...
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0.5°×0.5°网格数据集,开展珠江流域1963年和2009年两场重大干旱事件时空发展过程的反演研究。采用以标准化降水与蒸散发指数为基础建立的联合干旱指数(JDI),与标准化后的有效降水指数(SWAP)作为干旱定量化描述的指标。相较于单点监测,利用网格数据计算的JDI和SWAP较好地考虑了干旱发展的空间属性,可以反映干旱发生—发展—高峰—消退的时空过程。JDI的监测结果反映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