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星系与宇宙学 辐射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3 秒)
2022年11月9日,国际科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在线发表了云南天文台卢开兴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把著名活动星系NGC 5548中心黑洞质量的测量精度从历史的41%提高到13%,且发现宽线辐射区平均尺度和转动速度演变不同于中心电离光度演变的非正常“呼吸”现象。该成果是研究人员依托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望远镜,历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活动星系团队探测到星系中的电离气体对星系中心辐射作出响应过程中所显示的关键性突变信号,该信号可用于测定星系中电离气体的密度。论文于2021年1月11日发表在天文学领域知名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活动星系团队探测到星系中的电离气体对星系中心辐射作出响应过程中所显示的关键性突变信号,该信号可用于测定星系中电离气体的密度。论文于2021年1月11日发表在天文学领域知名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美国犹他大学等14家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揭示神秘紫外辐射起源上获得新发现,为莱曼-阿尔法团块的能量来源提供了证据。该研究的对象是位于天鹤座方向、现在距离我们185亿光年(共动距离)的莱曼-阿尔法团块LAB6(图一),其辐射产生于107亿年前。研究团队在LAB6中发现了一些独特的现象,其中性氢气体有向团块中心下落的迹象。下落的气体具有低金属丰度,这显示它们源...
高红移宇宙一直是天文学家关心的热点领域,活动星系核作为宇宙中最明亮的稳定电磁波辐射源之一,是少许研究高红移宇宙的有效探针。耀变体,作为喷流对准地球的极端活动星系核子类,由于强的多普勒集束效应,主导了河外伽玛射线天空,是宇宙中高能粒子的重要加速源。来自于高红移耀变体的伽玛射线不仅仅对研究早期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极端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够对河外背景光模型起到强有力的限制。然而由于高红移耀变体的伽玛...
2016年1月19日至21日,空间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第三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举行。来自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瑞士日内瓦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国外单位,以及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和应用系统总体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共约50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在宇宙演化过程中,星系的变动往往伴随着剧烈的高能现象。星暴星系中达到几kpc尺度的超级风即是其中之一。通常认为,星系从周围吸收冷气体以使自己成长,而超级风将星系中的能量和元素增丰物质返还到星系际空间中,完成一次反馈。研究超级风的物理特征和外流机制,有助于精确并定量确定星系是如何反馈的,从而可以增进对星系演化和重子物质是如何丢失这个问题的认识。
近期,国际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3,ApJ, 773, 23)发表了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钟晓谷和王建成在活动星系核软X射线超辐射起源的研究工作。
本文讨论了宇宙残余引力波的产生、给出了残余引力波的解析谱,以及作为初始条件的极早期暴涨过程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残余引力波作为源所产生的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各向异性和偏振的解析谱,其中包括了宇宙再电离过程对于谱的修正。讨论了目前引力波探测方法和现状、着重研究了通过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宇宙残余引力波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宇宙再电离导致的困难。
一般意义上,要问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并不科学,因为根据大爆炸理论,时间本身便产生于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在此之前时间概念尚不存在。但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3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和亚美尼亚埃里温物理研究院的瓦赫•古萨德扬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了一种圆环结构,让人们能“透视”到大爆炸发生之前的宇宙。
本文以量子物理学及热力学原理为基础,科学的将发现宇宙空间2.725K温度的微波背景辐射同探索宇宙暗物质轴子的理论和实验有机的衔接起来,并依此推导出轴子的质量,同时结合大量的国际前沿理论和实验的结果,进而证明宇宙空间中存在的最基本物质单元-空间基本单元就是物理学家们寻找的暗物质轴子。本文是以发现宇宙空间2.725K的微波背景辐射为线索的对物理学统一性探索的系列文章,其目的在于最终证明宇宙中物质的统一...
据《每日邮报》报道,欧洲科学家利用“普朗克”天文望远镜完成首张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张辐射图成功捕捉到宇宙大爆炸遗留痕迹,将为研究宇宙起源演化的过程提供巨大帮助。据报道,这张历时6个月完成的宇宙辐射图全景展示了孕育人类的银河系的现状,同时提供了宇宙形成之初的珍贵信息。图像上遍布于整个银河的宇宙尘埃网络是正在形成或已经开始其生命历程的新星的摇篮。
在2010年7月5日于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ESA)公布了由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辐射的全景图。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天文学家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及其现在的运行方式。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暂不考虑火箭爆炸或者宇宙飞船与太空垃圾发生擦边撞击,放射线辐射就是人类在低轨道探索登陆火星的最大障碍。
“普朗克”卫星探测到迄今最清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不过首张观测图只覆盖了5%的天域。预计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将会在6个月后完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