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 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 人工晶体 无机陶瓷材料 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无机非金属材料 复旦大学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309 秒)
游波,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研究方向:环保型树脂及涂层材料(水性树脂、无溶剂树脂、UV固化树脂、功能涂层、智能涂层、水性胶黏剂等)、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及仿生自组装(纳米多孔材料、光子晶体材料、功能颜填料等)、光电功能材料(碳量子点、LED封装材料、光扩散涂层材料、智能火灾报警材料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凹土、煤矸石、固体废弃物等)等。
胡新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研究方向:光子晶体、超构材料、声子晶体、液体表面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
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突破了电子学发展的瓶颈限制,使响应时间从10-9秒提高到10-15秒,工作频率从1011赫兹提高到1014赫兹,从而使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系统得以实现。光电子学已经成为信息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涵盖了信息的采集、载入、传输、存储、处理、交换、读出与显示的完整过程。光子作为能量的载体可提供极高功率密度的光能,形成极短的光脉冲或极精细的光束,创造出极端的物理条件,从而在信息、能源、材料...
郭睿倩,女,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光源与照明工程系主任、电光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兴趣为量子点发光材料、量子点LED(QLED)照明和显示、低维纳米光电材料和器件。
随着国际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了“后摩尔时代”,对微电子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oS2、WS2等)和黑磷等为代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原子级厚度和丰富的能带结构,而且其平面制造工艺与现有的CMOS工艺相兼容,吸引了微电子学术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当前半导体形势来说,发展基于二维半导体的芯片工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给体-受体(D-A)分子在现代光电领域受到很大关注。外界刺激能够使得这类分子被极化从而改变材料的光电性质。通常来说,溶液状态下的极化常常与电荷转移机理有关,从而带来波长的改变或者溶液中多发射的现象。而在晶体或者固体层面,供体-受体分子的极化通常是通过外部极化源(如电场、磁场、圆偏振光等)来实现的。由于难以控制固态中电荷分离的方向,通过内源性化学极化手段很少有人关注。因此研究系统内化学极化的方法十分...
2022年4月12日,复旦大学魏大程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60.622)上在线发表题为“二维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通往商用化之路(Two-Dimensional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ensors: The Road toward Commercialization)”的综述论文,总结了二维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进展,并评述了其在商业化进...
随着二维材料的兴起,机械剥离、溶液剥离、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制备方法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机械剥离法只能得到小尺寸且形状随机的薄层材料,溶液剥离法容易引入各种杂质,CVD法最有望用于低成本批量制备二维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CVD法面临操作温度高(1000℃左右)、需要使用金属催化剂、转移过程容易引入污染和缺陷等问题。
2021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晶体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硅酸盐所中试基地、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党支部、《无机材料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了第五十一期“会聚”时代的人工晶体讲坛,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和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副主任梅永丰教授应邀作了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苏良碧研究员主持。相关科研人员与研究生聆听了两位学者的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随着病毒变种的传播和世界许多地区疫苗接种的缓慢推广,全世界迫切需要一种全面的检测方法,以便迅速、准确地识别和隔离大量感染者,从而遏制SARS-CoV-2的传播。
光子晶体是一类具有周期性介电常数结构的材料,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折光性质来调制特定波长光的传播。其中,刺激响应型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结构可以随着外界刺激(例如蒸气,温度,应力,pH和电磁场)的变化发生改变。通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调制其衍射波长,可以直接观察到颜色改变,在化学传感、生物检测、防伪标示和加密存储等诸多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以其便于合成、维度可调、缺陷容忍性好、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和平衡的电荷注入等优异的电、光和磁学性能,逐渐成为多个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在绿光、红光和红外范围内均实现了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超过20%的突破,但蓝光器件的效率则一直相对较低,阻碍了其在显示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和全谱发光的实现,因此拓宽蓝光钙钛矿种类并提高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近期,复旦大学药学院陆伟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促进不可代谢无机生物材料体内清除的新策略。相关成果以《Copper Sulfide Facilitates Hepatobiliary Clearance of Gold Nanoparticles Through the Copper-Transporting ATPase ATP7B》为题,在线发表于纳米科学研究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1]...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和使用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呼声越来越高,氢能作为一种原料丰富、燃烧值高、零污染的清洁能源,被科学家和大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想发展氢能技术,不可或缺的一步就在于把水通过电化学反应转换成氢气,但析氢反应所需过电位较高,需要加入催化剂降低过电位,提高反应速率。
在传统的玻璃上“穿”上一层薄膜“衣服”,就能使房间实现夏天降温,冬天升温的效果。在日前举办的上海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这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智能隔热涂膜向大家展示了其独特的工作原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