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海洋科学 古海洋学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04 秒)
为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保华研究员与同济大学刘传联教授、金晓波博士等人对位于南海北部3764米水深的U1502站位海底442-497米岩芯沉积物的颜色反射光谱、微体化石、元素地球化学及沉积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海洋地质》(Marine Geology)上。古海洋学环境重建的研究表明,沉积物红色来源于与铁锰高含量伴生的自生无定形赤铁矿,而沉积水体中碳酸盐保存相对较好,...
通过对大洋钻探1146站浮游有孔虫组合, 及其表层海水古温度转换函数, 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的研究, 恢复了南海北部表层海水4 Ma以来的古温度和古生产力变化. 结果表明: 表层海水温度4 Ma以来阶段性降低, 而冬、夏季节温差、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增加, 时间主要发生在3.1, 2.7, 2.1, 1.6, 0.9和0.5 Ma. 浮游有孔虫混合层、温跃层属种含量除受温跃层的变化外, 还受表层海水温...
“太阳号” 17954站位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夏季上升流区, 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夏季风的变化. 本次研究在AMS 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年龄框架, 利用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 (white s.s.)的Mg/Ca-古海水温度计, 对17954柱状样氧同位素三期(MIS 3)表层海水古温度和盐度进行估算, 并结合温跃层以及有孔虫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探讨东亚夏季风在MIS ...
本研究在沉积硅藻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微型沉积硅藻及有地层、气候、环境意义的属种如热带外洋种的定量研究,完善和丰富硅藻分类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的内容,提高应用沉积硅藻解释海洋地质现象的水平;从东海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的硅藻属种中提取替代性指标探索该区不同地质时期受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流的影响强弱,晚第四纪重要突变事件如仙女木事件、海因里奇等重要古海洋学事件在沉积硅藻中的记录,这对于该海域的古海洋学、地层学...
该课题通过对3块富钴结壳剖面进行的高分辨率综合研究,发现对结壳的生长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其生长环境的氧化程度,结壳中Co/(Fe+Mn)和Co/(Ni+Cu)的剖面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结壳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的变化,特别是自渐新世以来环南极洋流和南极冰盖的形成促成了影响西北太平洋的富含溶解氧的南极底层流(AABW),维持着海山区的氧化环境。该项研究还通过首创的联合定年法(由生物地层学和Co模式法相结合的一...
该项目研究进展包括:初步建立了晚第四纪三维空间内西北太平洋古水团冰期不同的垂向分布模式及其演变的基本框架,发现末次盛冰期中层水团和底盆水团相对减弱,而深层水团在水深1000-2500M范围内急剧增强且在北太平洋存在C值较重、流通较好的深层水,进一步证实了“冰期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形成等。该项研究将我国海区古海洋学研究向三维空间分辨率和长时间序列发展,促进了东亚古环境研究海陆结合的新局面。这不仅为为类...
西太平洋边缘海区是海洋环流结构极为复杂的地区,该环流控制着该区海洋水文、海洋气候的变化,并对西太平洋沿岸大陆气候产生深刻的影响。该项成果通过对西太平洋特定海域沉积物岩芯的分析与对比,包括稳定同位素地层、地球化学元素地层、古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学方法,恢复近15万年以来古海洋环境,包括如古海流、温度、盐度、季风等状况,并探讨了未来气候的演化,为我国海、陆对比研究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印度尼西亚多岛海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并受东亚季风活动和El Nino事件影响。它作为低纬地区全球主要洋盆之间唯一的连通渠道、北大西洋热传送带上的重要环节,西太平洋暖池这个全球最敏感地区的任何微小的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都将通过它迅速地传送至中高纬地区,相较西太平洋其它地区,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映更为灵敏,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呼应更为一致,也更能体现出西太平洋暖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项目依据印尼海区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