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中华玉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华玉文化研究 国家博物馆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2023年10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礼制视野下的中国古代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多家博物馆、研究机构和高校,以及国博藏品保管部、考古院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就研讨会主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出席并致开幕辞,国博研究院院长陈煜主持开幕式。
2023年9月24日,镇平庆祝金秋时节,满园翠色,这里汇聚了群众玉雕大师和艺术爱好者,共同纪念了非国家博物馆(艺术馆)的隆重开馆仪式这一时刻激发了玉文化产业在中国“玉雕之乡”镇平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是一个追求和发展艺术的源动力,以扩大玉文化产业的文化和影响力为目标,对全县的玉文化产业发展进程来说是一件重大的喜事。
阳独山玉作品《西域风情》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彰显了南阳玉雕技艺的高超水平。《西域风情》以西藏牦牛为主题设计雕刻而成,巧妙利用独山玉颜色丰富的特点,采用了俏色雕刻工艺。上部选用黑褐色雕刻栩栩如生的牦牛,下部的白色设计雕刻为白雪皑皑的雪域高原。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相关人员看到该作品非常震撼,认为作品充分展现了西域高原的优美环境。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也充分展示了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这是一批汉代以前(含东汉 待考)珍贵和田白玉玉简玉册7050块,每块长26厘米,宽1.2—1.3厘米,厚0.3一0.5厘米,厚薄不均。玉简玉册系北京余先生家祖传,欲有偿献给国家博物馆,永久保藏,有意博物馆可询。
玉透雕双夔龙纹佩,战国中期(前375 - 前276年),1957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长8.9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玉为白色,局部有褐色沁。体扁平,双面雕。璜形,纹饰由连体双夔龙和兽首纹组成。双夔龙回首相望,长角向后伸展,与龙爪相连。菱形眼,喙部向上卷曲,与龙身相连。下颔向上勾卷,口呈圆形镂空状。龙身向上卷曲呈双“S”形,龙首颈下方各雕刻一爪,向斜上方伸展与双夔龙角相连,爪拳...
玉海棠花纹梳背,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西安唐墓出土。上:长10.5厘米 宽4.4厘米 厚0.2厘米 下:长10.6厘米 宽4.3厘米 厚0.2厘米。玉料为青色,有褐色沁。两件。1959年陕西省博物馆拨交,应为出土器。薄片状,上部为弧形,梳背中部雕刻三朵盛开的海棠花,左右两侧及下部雕刻花叶纹。下部平直有榫,以镶嵌梳齿。两面纹饰相同。
玉菊瓣形扁瓶,清,高16.6厘米 口径长6.2厘米 底径长6厘米。青玉,器呈长扁圆形。撇口,束颈,长鼓腹,腹下到胫部渐敛,撇足。里壁光素无纹,口呈椭圆形,颈部饰花叶纹,颈下凸弦纹一周,肩部饰一周倒垂花叶纹,腹部减地起棱成菊瓣状,共20瓣,胫部刻凸弦纹一周,凸弦纹上下各雕刻花叶纹一周,足边沿饰菊瓣纹,足底部中心饰花蕾纹、花叶纹,四周饰菊瓣纹。此器原为清宫旧藏。造型新颖,纹饰精致,玉质光润,做工规整。
玉嵌金嵌宝石刀把,清,长14厘米。青玉,刀把呈弯勾形,其上用金丝和各色宝石嵌成枝叶状花纹,用金丝嵌成枝干和五瓣花轮廓,在轮廓中嵌入宝石。
玉嵌金嵌宝石纹镜托,清,长24.5厘米、宽13.5厘米。青玉,镜托为长方形,上端有一伞状突,饰叶纹。下端为椭圆形凸把,镜托背正中刻柳枝纹,嵌金、嵌椭圆形宝石。镜托四周为凹形花边,上嵌一周金丝和椭圆形宝石,共40颗。镜托正面中心为玻璃镜,镜托四周也为凹形花边,上嵌一周金丝和椭圆形宝石,也为40颗。造型规整,纹饰精美别致,富有异域特色,高贵华丽,有很强的装饰效果,金、玉、红色宝石相互搭配,更显富丽堂皇...
金扣玉杯,隋,盛水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此杯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敞口,口沿镶金带一周,深腹,假留足,平底,通体光洁无纹饰。其柔和的玉质、凝练的造型使得这件玉器虽小却显得高贵典骓、气宇不凡,成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战国魏(前475-前221年),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长18.7厘米、宽4.9厘米。带钩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状,底部为银托。钩首为兽首,青玉雕刻,兽首用细线刻画出圆眼、长鼻和长嘴喙,喙两侧有数道横线纹。额头正中有一花蕾纹,上斜刻小方格纹,有角。面为包金组成的浮雕兽面,两侧盘绕两条夔龙,倒向勾端,合为一首。与两侧夔龙方向相反,又蟠绕着两只凤鸟纹。脊背正中,均...
云兽纹青玉璜,战国魏(前375-前276年),佩饰品。1950-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坑出土,长20.5厘米,宽4.8厘米。这件玉璜由七块和阗青白玉和两个鎏金青铜兽首衔接而成,中间五块玉以铜片穿连,青铜片从五块玉中穿出后,左右两端各装饰鎏金青铜兽首,两只兽首分别衔着透雕的椭圆形玉,青铜片与玉衔接吻合严密,至今毫无松动。这件玉璜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尤其用若干节...
龙纹玉璧,汉 西汉 (前206 - 8年),直径26.3厘米。先秦时,壁、琮、璋、璜等物被称为祭玉和瑞玉,用于祭祖和朝觐等礼仪。到汉代,祭玉和瑞玉的使用已渐趋衰落。不过璧在燎(烧柴祭天)和沉(沉壁祭川)这样的大祭祀中仍被使用,用于随葬的也不少,有的放在死者的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中间,还有的镶嵌在棺外作为装饰。这件碧玉谷纹壁,谷纹细若“粟文”,由排列有序的同形颗粒组成,外缘饰以一圈图案化的夔龙纹...
金缕玉衣(金缕玉柙),汉,西汉,殓服。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长182厘米。在汉代,人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朽,一些贵族死后常穿上一种形似甲胄的王制殓服,这种玉衣用各种形状的玉片和金属丝编缀而成。西汉玉衣使用制度未留下明确记载,编缀玉衣的缕线质料的等级规定不明。已发现的西汉玉衣既有金缕、银缕或铜缕,还可以用丝缕。东汉玉衣使用制度明确,规定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贵人及公主用银...
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清 (1644 - 1911年),陈设品。高6.7厘米、最长23.5厘米、最宽15.6厘米。清代的玉雕工艺非常出色。清代宫廷设造办处,下设玉作,专门招揽全国名匠从事皇家玉器的雕琢。民间碾玉作坊,以北京、扬州、苏州、大理为著。当时玉雕的原料有白、青、碧、黄、翠玉等,常见器物有瓶、壶、碗、洗、花插等,还有各种动物及巨型山子等。这件青玉双联洗,是由两个四角洗的各一角相联为一整体,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