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现代外国哲学 >>>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 分析哲学 欧洲大陆人文哲学 解释学 符号学 实用主义哲学 现代外国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现代外国哲学 海德格尔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299 秒)
作为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主导词语,逻各斯、游戏与活火三个概念被后世哲学家作了多种解释。黑格尔把理解的重心放在逻各斯所表现出的辩证法要素上,而海德格尔将其诠释为“显现”与“聚集”;海德格尔从游戏概念中生发出了他后期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的思想,而尼采则由此孕育出了他的永恒轮回学说;黑格尔将活火理解为对立统一的“过程”,海德格尔将其解释为既明又暗的“澄明”,尼采将其理解为永不停息的 “生成”。赫拉克利特哲...
现象学是一种方法,但我们往往又把注意力集中于海德格尔哲学的“内容”,而不是其方法。另外,我们也往往把海德格尔的思想分为前期和后期,或者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那么,在海德格尔那里,究竟有没有一种前后一贯的统一的方法?如果有,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就此问题,李章印在其新著《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一书中做了探讨。
1929年3月17日~4月6日由瑞士、法国和德国政府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共同主办了一场“国际大学课程”,举办方的目的是有效地和解法国知识分子与德国知识分子之间的分歧。这场思想盛会主要由恩斯特·卡西尔和海德格尔分别主讲的一系列讲座构成,而接下来他们二人的辩论则把这场思想盛会推向高潮。当时有大约200名学生,30名教授参加了卡西尔与海德格尔的达沃斯辩论,而且这场辩论也引起了一些新闻杂志媒体的注意。事后证...
搞现象学的人心中都有数,我在意识层面上其实并没有改变那个我所面对和生活于其中的实在世界。但是,我可以调整、修正乃至改变自己对这个实在世界进行观照的角度和立场。这个工作,简言之,就是胡塞尔所强调的返回先验自我意识而进行的一种哲学化活动。 由此,实在世界不断向我展示它所具有的诸种潜在的意义。站在现象学立场来说,实在世界存在的真实性确实只有依赖其建构意义的主体本身。但是,对于先验现象学而言,上帝——他始...
本文旨在对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的复杂性做出尽量公允并具有说服力的评估。大部分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出现在德文文献中,几乎从未被研究。本文首次对有关资料进行合乎情理的论述。此外,本文揭示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两度鲜为人知的相遇。一次是1960年,他询问梵文中对应于“存在”、“存在者”、“揭蔽”、“遗忘”等的哲学术语。另一次则是1958年他与日本学者久松真一在弗莱堡共同主持的“艺术与思想”论坛,其中他...
海德格尔思想及其主导词Ereignis中存在着一个“显现、看、知”三者共属一体的基本结构,其中“看”居于关联“显现”与“知”的核心位置。这种结构既是由他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显示形式”的现象学方法决定的,也源于他对希腊人之存在经验的洞察: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处,存在以一种存在与存在者相区分的二重性的方式运作着。因而,在阐释Ereignis时,海德格尔几乎处处都在强调这个词中固有的“看”的因素。但...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一书的解读和分析,阐述了海德格尔知觉现象学的意义和特征。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借助对康德存在论题(“存在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的现象学阐释,表明了对知觉行为进行现象学探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两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他自己的知觉现象学:一方面,是对知觉行为的现象学描述,指出了知觉行为的意向性特征;另一方面,是阐明了知觉行为的存在论基础,进而突显了知觉现象在此在存在论...
 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
从50年代起,梅洛-庞蒂就意识到了《知觉现象学》立论的根据尚不充分。他发现这本著作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是不可解决的,因为它们仍然是从意识与对象的区分出发的[①]。他对现象学的理解还是胡塞尔式的描述现象学,即现象学“直接描述我们实际的体验,而不管它的心理变化以及因果解释”[②]。然而,人们不能满足于只描述这些现象,还必须更多地考问它们,重返存在场。在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的影响下,梅洛-庞蒂开始质疑起了只...
西方的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曾经给西方人和他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但从近代以来不断受到严重的挑战,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有识之士中,海德格尔是最为有力的一个。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充分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
【如果引用和参照夏可君的相关思想,请一定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追究其责任!!】 【第三辑 礼物的思想】 “世界”作为礼物 ——海德格尔思想无人称句(“es gibt”) 夏可君 献给邓晓芒老师 请——让——我——开——始 请让我开始—— 请让我开始,请让我——从一句话——从德语的一句话——开始: Es gibt Welt: Es—gibt—Welt. Es gibt Welt——也许可以这样被...
与某人一道,这"一道"既是"一起"(to-gether,聚集),又是在同一条"道路"(path)上行走,但"死"能构成一条我们可以共同走上的通道(passage)吗?但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通道啊:pass-age--个过去与消逝着(pass)的时代?一个"去死"的通道?"死"是所有时代的"脱节"?但"死"却不会消逝与过去(past),它总在到来,在这条通道上,我们只会遇到惟一的客人(guest,或精神...
海德格尔引入时间性的路径是:要询问作为在场的存在,就是要就其时间性质追问存在,一句话,“就其时间性质而言,存在就表现为在场”。随着所谓“转向”,海德格尔发现:“《存在与时间》中称为从地平线上突出的(ekstatisch-horizontale,绽出的-视域的)时间性绝非已经就是已找到的适合于存在问题的时间的最本己的东西。” [1]他的意思是,时间是理解存在的要诀,但《存在与时间》中的那种“绽出...
要想探讨现象学方法在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共通性,对本质直观的分析显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本质直观一般被公认为现象学方法的第一共同内涵。反之,要想把握现象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现象学研究领域在这三位哲学家那里的差异性,那么对反思问题的关注将是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在欧洲哲学的传统中,尤其自笛卡尔以降,反思,即哲学的反思性始终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笛卡尔从外感知向内感知的回溯,康德对知识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