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 华北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807 秒)
黄刚研究员团队通过统计分析并利用WRF模式进行多组敏感性试验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前期土壤湿度异常与夏季高温热浪的关系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强度的影响。当西太副高异常偏强时,其西侧南风携带来自热带海洋的大量水汽至华北地区南部并增加该区域降水,不利于前期土壤湿度干异常的维持,从而限制了前期土壤湿度异常对高温热浪的贡献。相反,当西太副高偏弱时,华北地区前期土壤湿度干异常持续能力较强,有利于局地...
2023年夏季极端高温热浪席卷华北大地。根据中国气象局报道,2023年6月北京、天津、石家庄均打破了当地观测史上单月高温日数最多纪录。6月21-30日期间,华北地区共有124个国家气象站气温超过40℃。6月22-24日端午节期间,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三天气温达到或超过40℃,为该站观测史上首次40℃三连击。此次高温过程强度强、范围广,对交通安全、人民生命健康、能源供应、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1年9月,在印度西北部和我国华北地区同时出现极端强降水,两地降水量均打破了有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通常情况下,印度西北部雨季和华北雨季发生在7、8月,两地雨季在9月基本结束,而在欧亚陆地气温偏暖的背景下,2021年9月亚洲降水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都具有类似于雨季(7、8月)的特征。
研究冰消期季风和温度的演化过程对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融化对东亚季风和温度的影响有重要启示意义。目前,关于倒二冰消期(大约136-129 ka BP)东亚季风演化的古气候记录已经非常丰富(例如黄土磁化率、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等)。然而,由于温度指标相对匮乏,并且已有古温度记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因此关于倒二冰消期东亚季风和温度之间的相位关系仍不清晰。
早二叠世至中二叠世,地球经历了距今最近的一次由冰室期到温室期的转变。在此期间,大气CO2浓度由~200 ppmv增加至~800 ppmv,海水增温近10℃,南半球的大规模冰川逐渐消融,低纬热带雨林大幅萎缩,海洋生物多次小规模灭绝。大多数研究认为,该时期全球增温与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的大气CO2浓度增加有关。但是,CO2主要来自俯冲带火山还是大火成岩省一直是争论的热点。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相沉积,缺...
东亚夏季风是全球季风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北半球间的水热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带来的降水影响着数十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有学者认为东亚夏季风随全球变暖减弱,也有学者认为其随全球变暖而增强。因此,查明古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是评估未来东亚地区水文变化的有效途径。
温度日较差由于其对辐射平衡变化的敏感性,被视为一个表征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数。而云作为影响辐射的一个重要气象要素,云量的增长被认为是过去几十年全球温度日较差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云对大气辐射收支作用的不确定性,以及其趋势与物理特性的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复杂影响。因此研究云的变化及其特性对理解区域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Emiliani首次将δ18O分析方法应用到海洋沉积物中,并根据海洋沉积物有孔虫δ18O记录率先提出第四纪存在多次冰期旋回。随后,越来越多的深海岩芯、黄土沉积以及冰芯等古气候记录证实了这种“锯齿状”冰期-间冰期旋回:从间冰期向冰期转换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的过程却是迅速的(图1)。因此,研究冰期终止期发生的气候事件和机理对了解气候突变及全球变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过去...
东亚地区冬季寒潮/冷涌通常伴随强烈的西伯利亚高压加强和表面气温下降,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给公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其变化特征和机制。但是,春季的冷事件(俗称“倒春寒”)却鲜有研究涉及。我国华北地区是重要的冬小麦产区,春季是冬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极端“倒春寒”事件(ESCS)可以使当地的冬小麦产量减产20%以上。特别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显著增温,使得ES...
2018年10月20日,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现为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应经济管理系邀请在二校区教六楼304作了题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的学术报告。
榆社盆地位于山西省榆社县,是晋东南高原的一个晚新生代盆地,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尤其是上新世时期的化石。榆社盆地的晚新生代地层沉积时限较长,从晚中新世直到早更新世,地层出露良好,是研究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质构造运动、哺乳动物演化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榆社盆地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持续不断地取得丰硕的成果,此前已在这个地区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丰富哺乳动物化石和精确古地...
尽管政府部门已经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采用,少有实证方面的经济和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项目总体目标是探寻中国华北地区和鄱阳湖地区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技术、政策和制度以及投资类型,为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基础和支持。
新一期《人类学学报》近日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陈少坤、研究员黄万波的研究成果,他们在重庆迷宫洞发现了迄今最晚的梅氏犀化石。该成果对研究三峡地区晚更新世最晚期古气候环境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动力—相似预报的基本原理, 在已初步建立的华北汛期降水模式的动态最优多因子组合相似订正方案工作基础上, 研究前期关键因子之间的相互配置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挑选关键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根据预报年前期气候因子的异常状况, 通过EOF压缩自由度进行相似年选取, 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前期异常信号的汛期降水相似订正预报方案。研究发现, 预报年前期大气环流中异常因子个数的偏多或偏少与该年华北降水的多寡呈现...
对中国北方沙尘天气发生频次进行气候预测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 也是十分困难的一项课题. 以北京站和天津站的情况为代表, 首先分析了中国华北春季沙尘天气频次(DWF)与季节平均表面温度、降水、北极涛动、南极涛动、南方涛动、近地面经向风以及欧亚西风指数的相关性, 旨在利用这些气候要素或大气环流因子建立中国华北春季DWF的预测模型. 然后, 分别基于观测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九层全球大气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