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大气科学 环境相关记录709条 . 查询时间(0.418 秒)
近日,教育部发文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国农业大学共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我院应用气象学和生态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加上2019年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资源环境科学,我院已荣获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和脆弱,如何实现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黄土高原位于全球半干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该区生态环境演变长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为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农业文明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土壤侵蚀、黄河泥沙和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事件以及人口、社会经济等人类...
在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线举行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会议由联合体主办,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的。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开展。202...
海洋是地表系统最大的碳库,约是大气碳库的50倍和陆地碳库的20倍。海气CO2通量是认识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的关键。上个世纪50-60年代大气核试验排放大量的14C到大气中,产生大气Δ14C高于海水表层Δ14C的梯度差。两者的梯度差使得核爆14C进而渗入到海洋;这些渗入的核爆14C可以用来示踪海气CO2通量。
2022年5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的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建站启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站点位于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西涌),为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气象局共建,是我校获批建设的首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六)。
IGAC(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旨在推动大气化学在认识和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上的作用,包括气候、人体健康、区域空气质量等方面,是全球大气化学极富活力的学术组织,特别重视青年学者的参与和成长。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活跃于国内外大气化学研究领域。为促进我国青年学者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IGAC、使我们更好地服务我国大气化学同...
风成黄土是重建过去粉尘活动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的良好载体。研究表明,中亚黄土能够很好地记录更新世以来多尺度(构造、轨道、亚轨道等)气候变化,但对于中亚黄土粉尘堆积过程及其动力机制认识相对不足,尤其基于实测年代标尺的短尺度重建比较有限。以伊犁盆地为例,基于黄土释光年代对过去约30 ka以来粉尘堆积变化的重建在有限的不同地点差异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对粉尘堆积动力机制的理解。因此,考虑到基于单点重建的粉尘堆...
因科研项目需要,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周学华大气环境化学课题组公开招聘科研助理1-2名,现将招聘事项通知。
绿化不仅可以调节城市中大气温度和湿度,其固碳作用对建设“碳中和城市”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绿化常是缓解城市气候问题和提高环境舒适度的重要途径,但其排放的臭氧前体物也可能恶化城市空气质量。现阶段,亟需对城市绿化的影响开展系统性研究。
作为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高原气候的变化规律,评估与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服务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022年4月16日2时16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多载荷细颗粒物高精度探测全链路仿真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该卫星载荷的立项和研制成功提供了关键数据和理论支撑。
PAN作为NOx和自由基的临时储存库,可以运输到偏远地区以重新分配NOx,并在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通过影响NOx和自由基分布以干预O3的生成机制。近地层O3浓度升高会增强大气氧化能力,并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对流层中,PAN的含量远低于O3,但其生物毒性却比O3高一到两个数量级。为有效控制对流层光化学污染,探索光化学机理和污染形成的控制因素,以及判断PAN对O3的影响对科...
海洋气溶胶是全球气候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气候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主要不确定性来源之一。海洋气溶胶由一次气溶胶和二次气溶胶组成,其中海洋一次气溶胶是在海-气界面通过气泡破碎飞溅产生的颗粒物,因此也被称为海洋飞沫气溶胶(Sea Spray Aerosol, SSA)。一般来说,SSA的产量和风速正相关,其数值模型被称为源通量方程,是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不可或缺的基础参数。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我国典型城市重霾期间PM2.5质量浓度贡献显著。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SOA的重要前体物之一。氢过氧化物作为VOCs大气光化学反应的重要中间体,其对SOA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究氢过氧化物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中的转化机制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