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林学 监测相关记录100条 . 查询时间(0.321 秒)
2024年4月21日至27日,“2024年春季全国鸟类环志监测技术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在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功召开。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何清泉处长、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邦清局长、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钱法文主任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林科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陆军研究员主持。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候鸟动态监测与保护国家创新联盟年会”(以下简称“创新联盟年会”)在宜昌成功召开。湖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管理处袁仁军处长、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何清泉处长、创新联盟理事长陆军研究员、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代表马志军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首席专家、联盟秘书长钱法文研究员主持会议。
2024年3月13日下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江红星研究员、孙戈助理研究员受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为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3个保护区的一线技术人员开展鸟类监测技术培训。
2023年10月12-18日,2023年秋季全国鸟类环志监测技术培训班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该培训班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办,新疆林业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承办。新疆林业科学院副院长马庆国、生态研究所所长张毓涛、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钱法文等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会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陆军研究员主持。
近日,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孟冉老师团队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蚂蚁集团、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在生态环境遥感智能监测方面连续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9月5日,为深入了解森林及植物的最新监测技术进展和相关仪器设备,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数据可靠性,保证有关研究项目的高效推进与顺利完成,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召开森林生态水文监测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森环森保所首席专家于澎涛研究员主持,现场参加人员有德国ECOMATIK公司刘荩忱博士、森环森保所王彦辉研究员、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熊伟研究员和时忠杰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郭建...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穿山甲漏拍原因,提高拍摄成功率,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林区与惠州市惠东县乌禽嶂林区,共布设 172 台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活动洞...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野生动物声纹智能监测系统取得重要进展,并作为生态环境部“五基”协同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的组成部分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长期以来,野生动物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鸟类、鸣虫等不易被红外相机探测到的动物类群。声纹识别为监测这些隐藏的动物提供了新途径。特别是近年来权威科学数据库的数据积累和深度学习在声纹识别中的广泛应用,加速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中国...
2022年10月,热林所科研人员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珠三角生态站)主站区-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次生林的红外相机中监测到一种罕见的鹭科鸟类-黑冠鳽(jiān)(Gorsachius melanolophus),这是珠三角生态站、帽峰山森林公园首次记录到该物种的活动影像资料。
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沙尘释放源区之一,是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也是沙林中心防沙治沙四十余年的主战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体系作为“三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减弱区域风沙灾害、调节局地小气候、促进河套地区农林牧业的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固碳速率最高的蓝碳生态系统,并具有防风消浪、促淤护岸、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在中国,约四分之一的红树林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逐年空间分布格局及与周边土地覆盖类型转化是评估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成效、制定蓝碳增汇途径的重要理论基础,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光学卫星影像是目前可获取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遥感数据。然而,利用光学卫星影像进行逐年红树林动态监测研究存在潮汐淹没...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确定优先保护区、维持重要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需要进行大尺度生物多样性观测。传统的实地监测方法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且耗时费力、成本高。遥感则通过将光谱和垂直特性与栖息地、物种或功能组的分布相关联,能以连续、客观的方式提供大范围数据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研...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极其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确定优先保护区、维持重要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需要进行大尺度生物多样性观测。传统的实地监测方法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且耗时费力、成本高。遥感则通过将光谱和垂直特性与栖息地、物种或功能组的分布相关联,能以连续、客观的方式提供大范围数据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聚焦于森林多样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