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化学工程 结构设计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1.226 秒)
基于离子脱嵌反应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单电子转移产生的比容量有限,其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难以满足未来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性能需求。三氟化铁正极(FeF3)基于三电子转移的转换反应具备712 mA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将其匹配锂金属负极而构筑的Li-FeF3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850 Wh kg-1和1500 Wh L-1。然而,商业ReO3型FeF3正极的本征电子/离子传输性能不佳,涉...
近些年来,锂硫二次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锂硫电池的发展仍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活泼的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会出现界面副反应、锂枝晶生长、死锂的产生等情况,从而引起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使用具有层状结构,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的石墨来代替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提升锂硫电池循环寿命的有效策略。不幸的是,通常适用于石墨电...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由氧化还原电对可实现的电荷转移数和工作电压决定。为了提高能量密度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策略:例如,设计具有较多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高镍和富锰正极材料;触发正极材料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等。然而,高Ni含量会增加电池成本,富Mn材料因Mn3+的Jahn-Teller畸变具有较差的倍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阴离子氧化还原易造成晶格氧流失,导致电极动力学缓慢、电压滞后和电压衰减。因...
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乔羽教授课题组围绕取代元素稳定富锂正极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Role of Substitution Elements in Enhancing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Li-Rich Layered Cathode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Doi: 10...
科研项目:掺氢天然气氢气提纯关键技术研发—课题4高填充中空纤维膜组件结构设计及流场优化。
设计稳定、高效和低成本的析氧(OER)催化剂是实现电解水制氢高效工作的关键。尽管MoS2具有丰富的可控结构和析氢(HER)催化应用,但传统结构设计(掺杂、缺陷、边界、界面等)难以激发其OER催化活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因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孔径可调以及表面官能团丰富等优点而成为一类具有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但是大部分金属有机电池材料由于电化学活性位点局限在金属离子与官能团位点,导致可逆比容量低以及倍率性能差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建军研究员团队和厦门大学张力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计算电化学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研究晶体中分子间的堆垛方式以及局域结构成分,从而筛选...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相关团队集中优势、协同攻关,在电解水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Adv. Energy Mater., J. Mater. Chem. A, J. Phys. Chem. Lett., ChemSusChem等国际期刊上。 上海硅酸盐所王家成研究员带领的电催化材料与能源器件团队利用3D...
近日,AIChE Journal报道了我校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反应工程研究团队在工业颗粒催化剂孔道结构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工作,题为“Optimizing Catalyst Pore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Presence of Deactivation by Coking”。这是该团队围绕工业颗粒催化剂孔道结构设计在AIChE Journal上发表的第四篇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研究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在晶体结构的功能导向性设计与新型储能材料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结构功能区”的设计理念,制备出一种新型负极材料Na2Cu2.09O0.50S2,并获得优异的钠离子存储性能。Na2Cu2.09O0.50S2具有准一维晶体结构,其中[Cu4S4]链作为电子传导结构单元,使得样品导电率高达0.5 S/cm;Na...
项目负责人杨辉研究员对项目做了整体介绍,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学院、厦门大学和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课题负责人先后汇报了课题年度执行情况。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进度、成果呈现和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预期年度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并对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1)项目组应进一步围绕项目目标和电催化前沿问题,聚焦碳基纳米电催化剂新体系和新结构的研究,形成有项...
锂硫电池由于极高的理论容量(2567 w h kg-1)成为目前锂基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锂硫电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硫正极电导率低(5 × 10-30 S cm-1)导致倍率性能差;多硫化锂溶于电解液导致循环稳定性差;金属锂负极长循环后产生枝晶引起安全隐患。针对硫正极的问题,主要通过制备碳/硫复合材料的思路来解决,利用碳材料可控的结构、优异的导电能力和化学稳定性来提高硫的导电能力,并限制多硫...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件第四章第三节第八部分 焊接结构设计
采用吸附回收并催化转化的方法处理大量排放的CO2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吸附剂在吸附容量、选择性及循环稳定性方面还有局限性。陆安慧教授研究组依据分子间弱作用和反应特性,选择合适炭源分子,采用溶液自组装和纳米空间约束性炭化策略,建立“任务型”材料(task-specific)的可控合成方法,实现了纳米炭的形貌、孔隙结构、表面化学及宏观形态的有效调控。所得多孔炭具有能与CO2分子尺度匹配的微孔和可极化C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