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金属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182 秒)
张志明,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核电关键部位材料的服役损伤机制与安全评价行为研究,重点关注核电关键金属材料自身微观结构、机械成型加工表面质量与运行水化学控制对其服役寿命的影响。发现了核电站一回路应严格控制运行水化学参数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核电关键金属部件的表面质量控制导则意见。从提高耐蚀的角度提出了表面质量与水化学参数耦合控制方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在国内首次承担了大亚湾核电站大型构件开裂根本原因...
王慧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领域: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耐火材料、无机纳米材料。
章顺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与方向:金属成形力学解析及应用。
周健,副教授,研究方向与领域:金属材料形变和结构演变机理、材料模拟。
王晓南,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与领域:①先进钢铁材料及其激光/激光-电弧复合焊接;②汽车车身用异种金属材料连接理论及工艺;③医用金属材料增材制造及连接技术。
于灵敏,教授,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她的研究方向:纳米材料与功能器件。科研项目:[1]二维柔性ZnO纳米墙/石墨烯气敏传感器的缺陷协同及拮抗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万,2013.1-2015.12;(主持人)。[2]ZnO纳米线对爆炸环境下有害气体的敏感性及其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万,2010.1-2012.12年;(第二负责人)。[3]一维复合纳米材料气敏元件研究,陕西省...
陈建,教授,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他的研究方向:高熵合金、镁合金、材料微结构。科研项目:1.项目编号516711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短程有序对不同层错能FCC高熵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2017.01-2020.12,主持。2.项目编号51471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置换原子钉扎镁合金变形孪晶的微观机制及强韧化效应,2015.01-2018.12,主持。3.项目编号511...
李元东 工学博士,教授,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1995年6月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铸造专业,2000年6月获甘肃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2005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有色合金及其成形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铸造铝合金、镁合金和半固态成形及其凝固...
陈玉红 男,汉族,1972年出生,甘肃秦安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物理学科和化学学部物理化学学科通讯评审专家。《PHYSICAL REVIEW A》、《物理学报》、《化学学报》、《计算物理》等著名刊物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团簇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等。
北京时间2010年3月31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物理学家正在制造一个中子静电悬浮室,用于将一滴液态金属悬浮在半空中,进而观察金属液滴冷却成玻璃过程中的原子活动。悬浮室将帮助科学家揭开玻璃谜团。玻璃是一种令人迷惑不解的形态,物质属性更接近液体而不是固体。通过悬浮室实验,物理学家希望进一步了解物质从液体变成玻璃过程中原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刘岗博士荣获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中科院盐湖研究所的专家日前研发出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镁制备新工艺,在利用青海盐湖氯化镁和工业副产石灰生产99.99%的高纯金属镁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工艺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污染气体的弊端,实现了金属镁的清洁生产。
近日,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化学与化工学院多孔金属纳米材料研究组在新型多孔金属纳米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学顶级刊物《先进材料》(Adv. Mater. 2010, DOI: 10.1002/adma.200903548)上,相关技术已获得美国专利授权。著名Nature出版公司在其“自然中国”网站上(http://www.nature.com/n...
日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高性能陶瓷材料研究部研究生何灵峰(导师为周延春研究员)发现的三种Hf-Al-C新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数据被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收录。有关化合物和JCPDS卡片号为Hf3Al3C5 59-310、Hf3Al4C6 59-311、Hf2Al4C5 59-312。
日本东北大学副教授小川和洋率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新的纳米修补技术,使修补损坏的金属表面更为简便。 该研究小组近日发表的一份公报说,新技术利用高压把大小为数纳米的金属微粒与氦等高压气体一起喷到受损的金属构件表面,形成金属膜, 完成修补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