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神经病学 精神疾病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05 秒)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助力了科学家们解析和认识生物行为,更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革命性的视角。
嘌呤能P2X7受体(P2X7R)是腺苷三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作为嘌呤受体P2X家族受体亚型之一,主要由各种免疫细胞表达。P2X7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触发炎症反应的激活,具有介导先天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能激活小胶质细胞,从而导致白细胞介素1β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这些炎性因子促使组织变性、损伤及细胞的死亡。目前认为,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和各种脑损伤的病理进程中的...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发现,伏隔核多巴胺D1受体阳性神经元及其神经环路在觉醒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临床治疗伏隔核功能紊乱相关精神疾病提供新思路。4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伏隔核多巴胺D1受体阳性神经元调控觉醒》(“Nucleus accumbens controls wakefulness by a subpopulation of neurons express...
探索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诊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中脑的多巴胺神经元投射到广泛的前脑区域,所释放的多巴胺调控许多重要功能的过程,例如运动、认识、意识和学习过程等。其变异带来许多神经精神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等,而相关的多巴胺拮抗剂、激动剂和重新摄取抑制剂等常常被用于治疗这些疾病。因此,研究中脑中多巴胺的调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大脑工作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也能为发展神经...
2008年11月7—9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法国布莱斯大学医学院和尼斯大学医学院等医疗机构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肿瘤靶向治疗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经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神经与精神疾病靶向治疗委员会,我校二附院神经外科师蔚教授当选为该委员会常委。
2006年5月13日-14日,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举办第二届神经科学前沿与精神疾病研讨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所长裴钢院士、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第二军医大学路长林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李锦教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舒红兵教授等神经科学领军人物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会。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凌江所长全面地介绍了该重点学科发展和规划。
日本研究精神疾病又有新发现     日本  精神病       2005/2/17
新华网东京2005年2月14日电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在给大脑造成快感的多巴胺受体中,D1受体最重要,这一成果对查明精神病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探索预防治疗方法大有帮助。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作为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在大脑内分泌,经神经细胞到达受体,制造满足感和快感。多巴胺受体因基因不同分为5种类型,在此之前,人们多认为D2受体最重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