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可降解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云兵教授团队和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在张兴栋院士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指导下,产学研医协同攻关,突破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进程难以良好匹配,以及封堵器植入后难以像镍钛合金封堵器一样与卵圆孔解剖结构紧密贴合、易导致残余分流等关键难题,研发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心源性卒中防治生物可降解卵...
半导体聚合物(Semiconducting Polymer, SP)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器、能源和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因在光照射下可产生活性氧或热效应,SP可用于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但目前用于PDT/PTT的SP面临难降解、生物相容性较差,以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有限等挑战。发展新型可生物降解的SP,并联合其它药物或方法来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1年3月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转化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由深圳先进院孵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中科精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精诚”)共同发起的“含镁可降解高分子骨修复材料临床试验启动会”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顺利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常务副院长蒋协远教授和团队核心成员,转化医学中心主任秦岭教授、执行主任赖毓霄研究员,中科精诚的领导,以...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尹斓与解放军总医院骨研所的学者合作发布了关于外周神经修复的最新成果——一种新型完全降解的自供电神经修复导管。长截段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是再生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即使通过目前最先进的显微手术进行修复,即采用自体神经移植移植,也无法使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恢复,同时还会增加供体神经支配区的发病率。已经有研究表明电刺激对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将电刺激...
近日,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官网发布消息,该校学者与瑞士专家合作研究了果蝇眼角膜覆盖层的纳米结构。研究成果经进一步开发可生产具有抗菌、抗反射、安全和自清洁特性的可生物降解纳米涂层,以用于医学、纳米电子、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等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领域。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杂志上。据研究团队负责人远东联邦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天然化合物药理学实验室卡塔纳耶夫教授介绍,研究人员通过逆向和正向生物工程方...
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发光纳米生物医学探针,因其发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以及自发荧光干扰小等优点已经在各种危重疾病如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已报道的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都可生物降解,很容易在生物体内聚集,无法以代谢的方式排出体外,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
化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肿瘤治疗方式,但是单分子化疗药物生物利用度低,治疗副作用大,给患者身心以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利用纳米技术将单分子化疗药物制备成纳米药物,可以实现化疗药物肿瘤靶向和可控释放,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为实现高效低毒化疗带来曙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合成简单、结构可控、化学剪裁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的纳米药物载体平台。科学家们针对肿瘤微环境...
生物医用植入材料在人体组织替代、修复、再生、功能重建及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生物医用植入材料包括硅橡胶、钛合金、不锈钢及PEEK等粘弹性弱、不降解、不吸收、功能单一、生物活性差,难以用于理想的组织修复、组织再生、疾病诊疗。开发新型具有内在多功能特性的仿生弹性生物活性植入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日前,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北京市高精尖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樊瑜波教授团队及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在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2.441)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443.e.buaa.edu.cn/doi/full/10.1002/advs.2...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李舟与王中林研究团队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樊瑜波研究团队在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Advanced Science上。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器件,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可在生理或环境水中实现全部降解或部分降解,完全不同于传统电子器件持久工作的特点。可降解电子器件应用场景...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新型可控降解骨修复用镁合金材料研发(2015AA033603)”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降解骨修复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实现了体内“均匀可控降解”,并实现了规模化的高质量稳定制备生产,开始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实现医用镁合金材料供货。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骨植入器械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韧性和体内可降解性,被誉为“革...
人体中骨骼肌占到体重的40%以上,在运动和呼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骨骼肌轻微的撕裂和擦伤无需干预就可以实现自我修复,但是各种交通事故、疾病、手术造成的骨骼肌损伤,肌肉无法自我修复,常常会导致广泛的瘢痕,纤维组织和肌肉功能的丧失。因此如何实现损伤骨骼肌的快速高效修复与再生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的骨骼肌再生的方法大部分基于药物或者细胞的方法,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局限性。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
近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钱海生教授课题组,首次制备出由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与合金半导体组成的蛋黄-蛋壳结构复合材料,在近红外光下可激活产生高活性氧物质,在肿瘤治疗与有机染料废水治理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8, 224, 854-862;影响因子9.446,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陶虎带领团队,通过传统纺织业的蚕丝最新研发了一种可降解降解速度可控的生物医疗器械。相关成果以“基于功能化蚕丝蛋白的可溶光学衍射传感技术”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材料》(DOI: 10.1002/adma.201605471)上。基于传统的起固定作用的医疗器械“骨钉”目前大多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制成,康复后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的困...
在生物体内,以可降解吸收的镁合金为代表的新一代医用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类新型医用金属巧妙利用其在人体环境中可腐蚀降解的特性,实现金属植入物在体内逐渐降解直至消失的医学临床目的,它可避免传统不降解医用金属植入材料需二次手术取出的弊端,可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例如心血管支架,全降解镁合金支架可以解决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的问题。基于以上优点,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材料被誉为“革命性金属生物材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