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临床医学 面肌痉挛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1 秒)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为一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茎乳孔穿刺面神经射频手术,顺利解决其严重的面肌痉挛症状。
面肌痉挛(HFS)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以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间断发作性不自主抽搐为特点。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的根治方法。我们对HFS的发病机制、术前三维影像评估、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探讨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后迟发性小脑出血的发生机制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面肌痉挛MVD术后迟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复习面肌痉挛MVD术后继发出血的文献。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典型左侧面肌痉挛,行MVD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
探讨经扩大的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483例面肌痉挛患者采取扩大的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神经MVD,术中将操作间隙划分为A区(迷走神经根丝之间)、B区(迷走神经最头端根丝和舌咽神经之间)、C区(舌咽神经上方到绒球上缘)、D区(绒球上缘外侧至内听道),达到充分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处(REZ)的目的,对面神经进行全程、非选择性减压。术后随访3年,观察、评价疗效,...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下进行微血管减压术,25例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侧方扩散效应(LSR)监测(监测组),22例无术中电生理监测(对照组)。47例术后随访3个月。
探讨异常肌反应(AMR)在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持续存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MVD治疗的168例HFS的临床资料。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记录AMR波,其中162例监测到AMR波,术后130例AMR波形消失(AMR波消失组),32例波形未消失(AMR波未消失组)。
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听力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9月MVD治疗的130例原发性HFS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周通过纯音测听法(PTA)进行听力功能评估,术后听力障碍定义为术后1周PTA较术前下降≥15 dB且PTA值>50 d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
探讨改良责任动脉悬吊技术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改良的悬吊技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
观察采用肌电图电刺激器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共选取42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在肌电图监测下采用电刺激器进行电刺激,持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Cohen分级及侧方扩散反应(LSR)对入选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本研究42例入选患者中,治疗前Cohen分级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9例;治疗后入选患者Cohen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0级13例,Ⅰ...
目的 探讨电生理监测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中鉴别责任血管、评估减压效果以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在MVD术中行异常肌肉反应(AMR)和经颅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acial-MEP)监测的76例面肌痉挛患者资料,并分别在术后1周和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不同AMR监测结果(消失、波幅下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后疗效及F...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研究中心举办的“面肌痉挛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于2013年8月23日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周定标教授莅临研讨会,新华医院院长徐卫国教授代表医院致辞,祝贺大会成功召开。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探讨.冶疗前后瞬目反射(BR)检测的意义。方法:用BTXA对35例HFS患者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其中28例在治疗前后行BR检测。结果:35例接受治疗者完全缓解16例;明显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达100%,疗效持续时间4-6个月。局部副反应轻微。28例患者治疗前BR检测患侧R1、R2潜伏期正常,R1、R2波幅增高,泛化明显...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配合生物反馈训练对面肌痉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面肌痉挛患者在心理治疗基础上,配合生物反馈训练。心理治疗每周2次,每次15min。生物反馈训练每次30min,每周4次,共8周。治疗前后进行痉挛级别转化、临床疗效判定、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
162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排除颅内血管瘤、非血管占位性病变、血栓等病变继发者.将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五组配穴组(观察组81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8岁;左侧病变43例,右侧3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75例,面神经麻痹后遗症6例;平均病程4.3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